海上生活枯燥烦闷,幸好我原本就是个比较宅的人,现在有了猴样,却没太多猴的心性,倒也耐得住性子,直到竹筏上画出了二十七条线,也就是出发后的二十七天,终于看到了大陆。
找了个浅水的地方,只带上那些鱼干肉干,其他的都弃之不要上了岸,看天时还早,也没学人家猴王的去吓人,就找了个安静处睡了个大觉,等天晚时,摸去人家渔村里,见有晾外忘收的粗布衣服,扯了一套穿身上,再弄了个斗笠戴了,不是非常注意的话,也看不出我的那张猴儿脸。
脸上的金毛实在没法,只能等有机会了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神兵利器剃了,反正我是试过的,想扯都不容易扯下来,拿锋利的石刀都没办法割下半根毫毛,现在只能是尽量掩饰自己的样子了。
也怪不得每次只要大圣出场,总要吓得人鸡飞狗跳,电视里六小龄童那扮相,与我相比,那真的是太眉清目秀了!
到南赡部洲,也就是个过渡,前美猴王是为了在这儿学人语,识礼仪,我当然用不着,美猴王的命运决定了要遇上须菩提祖师,而要见祖师,则是要去西牛贺洲。
所以,也没耽搁,直直就穿南赡部洲而过,花了大半年时间,才达至西洋大海。
再就是一样的扎筏出海,这次更有经验,飘过西海达到西牛贺洲,登岸后就到处打听灵台方寸山所在,可惜,知道这山的人还真不多,我能做的就只能是四处乱窜碰运气。
反正我目标明了,不像是猴王连是什么山都不知道,运气不如他好,但怎么也不可能像他要用上多年。
功夫不负有心猴,果然是被我打听到了灵台方寸山的位置,再花一个月时间赶到,算算时间,从花果山出来,还是花了近两年时间,这才到达灵台方寸山。
到了山里,也是一头的雾水,没有老樵夫遇,还是只能在山里乱窜找那斜月三星洞,反正是看哪儿云多雾里,就往哪儿钻,想来祖师的洞府,只可能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
如此钻了三四天,苦没少吃,山中虎熊什么的,倒也不怕,见我还要远远避走,只是这样没头苍蝇乱转,也不知何时才能找到斜月三星洞。
又过了三五天的样,一日忽见有小径闪现,我大喜,之前一直没见有路,这地方比之前还要深幽,却有小路,那很可能就是去往三星洞的小路,菩提祖师座下还有不少人跟着学习,这样的路估计就是他们踩出来的。
沿路而行,走出三四十里路,再下了一片繁花似锦的山坡,就见一洞府出现,看着这洞府门前苍松迎客,更有云雾洞口虚绕,说不是神仙府第都没人信。
再上前,洞府边果然如书上所写的般,有一石碑立于崖上,上面写着“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几个字,我心里一落,两年多的辛苦,终于到了目的地。
看到三星洞,心里倒没太多的悲喜,毕竟这就是美猴王的命运,当你已知道有些命已注定时,这一切就会觉得是理所当然,自是不会对这理所当然有什么悲喜感觉。
走到洞口,看看自己样子,衣服已有些破烂,虽是如此,还是把衣服都整理清爽,至少让自己看着不至于像个叫花子,也没等着祖师开门来叫自己,走上前去,手拿洞门铜环,在门上轻轻敲了三下,然后负手在洞旁等着。
少倾,洞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穿着白色麻布长袍的小童走了出来,年纪望着不大,却是感觉仙风道骨的派头,看到门口站着的我,咦了一声,开口问道:“是你这猴儿在敲门?”
我深鞠了下去:“师兄,弟子这厢有礼了。”
那仙童估计也没想到,我穿得这样破烂的猴子,居然如此有礼,他不由笑了:“你这猴儿,这是来干嘛啊?”
我又是一鞠,起身微一笑道:“弟子是来寻祖师仙修问道的。”
童子奇道:“刚才祖师在讲法时,说突感心絮不宁,我祖师道法通天,这样的事从未有过,所以才让我来看看,难道说让祖师心絮有尘的就是你这猴儿?”
我笑了笑:“或是祖师与我前世有缘,所以有感而发。”
仙童怔怔地看着我,脸上说不出的疑惑:“是哦,我现都觉得,我们是不见过了,奇怪,你这猴儿怪模怪样,我如果见过肯定会记得,为何我从没见过你,却又觉得有熟悉的感觉?不应该啊,难道这也是你说的前世有缘?”
我又笑了笑:“师兄,那就更证明了,我就该成为你师弟在此学仙修道。”
他吁了口气,望着我的猴脸:“奇了怪哉……”
我又一笑:“师兄不用奇怪了,引我进去,见到祖师,你自然就会明白。”
他愣了下,跟着我笑了:“也是,我这是魔怔了。来吧!”
我跟着仙童进了洞府,身后的门自己关上了,我与他隔着有三尺左右的距离跟着进去。
走了一会,进入了一个大堂内,最上首坐着一个白须白眉,着道装,留的发却又不像道人,与其说穿得有些不伦不类,倒不如说是非常自然随意。
对于须菩提祖师,原来的《西游记》里只是略略的提了下,但我在看书后曾经去深究了下祖师的来历,有说他是如来的十大弟子之一,后莫明不再在如来座下,而修三教法旨,有通天之能。
如果再接合着《封神演义》来说,说他是封神里西方教二教主的准提道人,与接引道人是师兄弟,而接引道人,则是创了佛教的如来,也就是说,祖师是如来的师弟。
这样一个和如来同在西牛贺洲的大能隐仙,却连法眼通天的如来也不知有此号人物,可见他比最厉害的如来差不了多少。
而且他不仅佛法精通,道教也明,三教九流更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不然也不会短短几年就弄出悟空这大闹天宫的大圣。
而后面我再研究《西游记》时,方明白祖师教悟空的含义:弄出这么一个喜欢闯祸的徒弟,把这世间搅得天翻地覆,又不让人知道菩提祖师的存在。
其实就是把在如来眼皮下一向的隐忍,通过悟空这只闯祸猴子展现出来,未尝不是通过猴子来达到自己的理想。
所以,不论情况如何,我肯定会被祖师收归门下,只是现在的情况,与原本书上的有所区别而已。
我跟着仙童一路向前,在左右仙人们奇怪的眼神中,径直走到了菩提祖师座下,我敛声吸气,规规矩矩地对着祖师三拜九叩,最后伏于地上说道:“祖师在上,弟子自东胜神洲而来,虔心求道,望祖师收留!”
我伏在地上,看不清祖师的神情,但能从他说的话里听出有些奇怪:“你这是东胜神洲来的?隔着重重万山,又有大海阻隔,你居然也能来到西牛贺洲?”
我笑道:“弟子自花果山扎筏而来,渡重洋,行万山,弟子也不知为何,似冥冥之中有指引。”
祖师沉默了半晌,似是在回想我说的话的真假,一会又说道:“奇怪了,长了猴形,却有人性,你这猴形,似是天地精华蕴育而成,但你这人性……”
我还是伏在地上:“此中情形,弟子也不知晓,弟子无父无母,应运而生,生而即知礼仪人性,更明世事达情,只知此生唯有心愿,须拜祖师为师。”
须菩提祖师长叹一口气:
“刚才我心有所感,生出从未有过之心尘,我掐指一算,算出你何时生,生为何物,但你前情后世,我居然没算得出半点,这只有那完全脱离三界,不在五行的大能金仙方能如此,但你,就一猴头,怎会也如此呢?”
我跪在地上直了身体,对着祖师又是一拜后说道:“既然祖师心有不明,不如把弟子收归门下,时时提点,刻刻算计,自是能明白弟子是为何了。”
祖师听我这么一说,不由也笑了:“你倒是挺会给自己找棍往上爬,不错不错,随性达练,不拘小节,不亏大义,说实话,还真是讨我喜……”
我笑道:“那祖师是应承弟子了?”
祖师望着我,皱了下眉说道:“只是你这面相容貌间,有戾气升腾,与你这心性很不相符,如我收归你门下,难说你以后会给我闯下大祸……”
我微微一笑:“未来之事,既然祖师你都说了,算不清我后世如何,那何必又去算?依本心而为即可。”
祖师莞尔一笑:“你倒是来教我做事了。好吧,我就答应你,收你为徒,嗯,就算你以后闯了祸……”
祖师没再说,只是眉头稍皱一下,眼神望向远方,也不知道想到什么。
我又拜倒下去,口中连称师父,心里倒也不悲不喜,不说有前世的美猴王兜底,祖师肯定会收为徒,就算这一世有变化,凭着我对菩提祖师的了解,我也相信我能说服他收我为徒。
须菩提祖师等我拜完了站起身,望着我说道:“对了,你可有姓氏名号?”
我笑了笑:“弟子无父无母,自是无姓氏名号,既已拜师,就请师父赐我姓氏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