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完全按照日内瓦公约上的规定,来对愿意当战俘的人进行管理。
现在,愿意和我们继续当朋友的,请站我左边,想要我们用日内瓦公约规定管理的,请站我右边。”
杨威站在台上,对着下方的战俘们说道。
各个战俘中队的管教人员,也将杨威的话翻译成了各种语言。
战俘们在听完杨威的这话后,一个个面面相觑,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选。
这群战俘中,虽然有很多约翰牛和白头鹰家的,他们这群人都是受过一定高等教育的,可是即使是受过教育,他们也不可能将整个日内瓦公约背诵下来不是。
对于日内瓦公约,他们也就是知道一些较为常识的,比如不能杀害虐待俘虏,不能对平民开枪,不能对跳伞的飞行员开枪等。
至于细则,那谁能记得这么清楚?
所以一时间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了。
不过有趣的事情,在这时候出现了,本次事件的导火索,那个逃跑未遂的白头鹰战俘麦德皮,却是第一个站到了杨威的左手边。
与其他战俘不同,麦德皮他是当事人,他很清楚一点。
一个战俘逃跑,是一定给会有惩罚的。
别管什么公约不公约的,公约上的规定,肯定也是有惩罚的。
他很清楚那个凯恩中校在这种事情上,替他发声的目的无非就是想在志愿军手上,争取到更好的待遇而已。
但他是当事人啊!别人选错了,再怎么样,最少也没有什么惩罚不是。
而他要是选错了,面对的可就是实实在在的惩罚了。
目前已知的惩罚,只是不痛不痒的一周禁闭,加一份认罪书。
而公约上的处罚,他是真不知道。
面对这种选择,麦德皮只要不傻,他就知道该怎么选。
在麦德皮往左边站的时候,凯恩则是走向了右边。
在这两人的带头下,战俘们很快就被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是以凯恩为主的,想要接受日内瓦公约战俘待遇,这些人多以约翰牛,白头鹰,高卢鸡等战俘为主,都是多次被凯恩挑动的,他们认为日内瓦公约上的规定,会对他们更加有利。
而剩下的,则是站到了杨威的左边。
“好了,既然大家做出了选择,那么我们就说说这公约吧。
我这里有一本《国际公约汇编本》,这上面的公约内容,是以1949年最新修订的日内瓦(四)公约,其生效日期为1950年10月21日,也就是现在国际上适用的公约。
现在就你们所提出的几个问题,我在这里按照公约给你们做出解答。
首先是参与劳动的规定。
在公约的第八章,第49条,第50款中,有着明确的规定,战俘不但要参与战俘营中的日常劳动安排,另外收容国,还可以强迫战俘,参与农业,工业,商业,运输,工程建筑,以及没有军事性质的所有公共事业劳动。
也就是说,让你们参加上山砍柴的劳动,是完全符合规定的,若是全部按照规定来的话,我们还可以让你们去参加修路,开垦,种植等劳动,这也是符合公约。
另外,对于你们所提到的,战俘逃跑惩罚,这公约上,也是有明文规定的:
根据第三章,第89条的规定,对于不配合正常管理的战俘,可以处一周至一月的禁闭,而对于逃跑的战俘,则是应该接受收容国司法的审讯,可以根据司法审判来对逃跑战俘定罪,最高可以死刑。
来,你们可以自己看看,看看这公约有没有什么地方被改动过,是否与你们之前看过的公约相同。”
杨威将公约内容说完后,又将这本国际公约的汇编本递给了凯恩。
“凯恩中校,如果你看不懂的话,你可以提问一些你知道的公约规定,我可以从这上面找答案出来说给你听,你看看正确不正确就行了。”
将书交给凯恩后,杨威又温馨提示道。
凯恩接过书后,并没有开口向杨威提问。
他很清楚杨威刚刚说的都是真的,这些确实是公约上记录的。
此时,那些站在他身后的战俘,一个个看向他的眼神都是带着杀气的。
而另一边的麦德皮,则是长舒了一口气。
好险呐,还好没站到那边去,这要是站在凯恩那边。
那他可就得遭大罪了,按照公约的说法,战俘逃跑,最高可是能够判处死刑的。
死刑惩罚和这一周禁闭相比,完全没有可比性啊!
“凯恩中校,你没有异议吗?”
见凯恩久久不语,杨威再次询问道。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