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的指挥部旁,周振强旁边的参谋见此情形有些犹豫,
“就这样让他们自己测试新武器?团长您心可真大,咱们的老弟兄都没能摸到这些新玩意儿!”
周振强两指取下嘴间的香烟,带有一些神秘地说道,
“由他们去吧,有分寸的”,说罢将烟头丢在地上踩灭后,转身回了帐篷,嘴里还低声嘀咕道,
“这小子,藏得还挺深!”
训练场上,包国维将mg35快速架在了战壕边上,手法熟练地从弹药箱里取出子弹,
翻开机匣将金属子弹链上好,随后将其盖上后利落地一拉枪栓,
通过可折叠缺口式准心,包国维瞄准两百米外的靶子开始射击。
“噌噌噌!”,mg35独特的枪声瞬间成了射击场上的焦点,即便是老兵也没有听过这样动静的机枪,
包国维开火后,明显感觉到了这枪的射速被调低了,这也使得射手可以进行长点压制而不用刻意控制,
减轻了整个队伍的弹药后勤压力。
他旁边的同学和新兵们也开始捣鼓起来了掷弹筒和其他武器,唯独没人去碰火焰喷射器,
看来大家都知道这玩意儿不能随便玩,稍不注意就玩火烧身。
新兵们已经接受过了高强度的武器训练,在教导总队最不缺的就是弹药,相比于其他部队,
在这里的新兵一天的射击量比那些二流部队半个月的还多。
他们很清楚如何使用掷弹筒和常见的轻型机枪,因此不一会射击场上就传来了轰隆隆的炮声和密集的枪声,
“这掷弹筒好像跟咱们训练用的不一样!”
有人发现了手中新发的掷弹筒虽然造型上与教导队中的掷弹筒性能上有很大差异,国军曾在1934年仿制过日军的大正十年式掷弹筒,
但由于仿制的成品品质不佳,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量产,仅有部分样品供于军校和教导队使用,
平日里大家试射这类掷弹筒都是要么准头不行,要么火力不佳,部队上下也对于此类武器嗤之以鼻。
但就在刚刚的试射过程中,众人都发现了这款新的掷弹筒精度和火力都远超于老款型,
几个打过掷弹筒的老兵也看得手痒痒,上前试射了几次。
老兵手稳,命中率高达9成左右!
最重要的是这款五零式掷弹筒重量只有不到3公斤,甚至比一把步枪的重量还要轻的多,
非常适合单兵携带。
先前与包国维打擂台的那个老兵也凑了过来,看着地上无人问津的火焰喷射器,眼里闪着光,
包国维在一旁看到后便让他来试试这个德国的喷火器,后者闻言激动不已,立马开始穿戴起来。
但也就在这时,天空忽然变得昏暗,很快就开始淅淅沥沥下起来了小雨,众人见天气转变,
看着那老兵手上的喷火器,心下都觉得在雨天这种武器难以发挥作用。
但老兵却是信心十足地背着喷火器走到一个地堡标靶前,
“轰!”,众人只见一条火龙从那喷火器的枪管中喷出,从地堡射击孔外撞进了地堡内部中,
火焰余苗甚至从另一头的出口喷出来,险些将旁边看热闹的众人误伤,
如此惊人的火力让包国维也有些咂舌,本以为在美军的m2喷火器问世前,其他类型的喷火器都只是鸡肋一般的存在。
他心里痒痒,等到老兵过了瘾后,他上前与之交流,想让老兵也教教他,
后者当然乐见其成,将装备取下后给包国维穿戴起来。
全副武装的包国维将喷射口对准另一个地堡,按照老兵所教授的喷火技巧,
朝着射击孔喷出一阵温度极高的火焰,巨大的后坐力让包国维险些滑倒,
喷射完毕后,见到已经被熏成一片黑色的地堡以及四周被烧得光秃秃的情形,包国维很是惊喜,
那老兵拍了拍他的肩膀,将一根香烟塞进了包国维的嘴里,
后又见其火焰喷射器枪口处还冒着一丝火苗,便弯腰将嘴里叼着的香烟凑了上去,将烟点燃。
“咔擦!”也就在这时,一名不知道从哪里窜出来的记者举起相机朝着二人拍个不停,
“欸欸欸!你干什么?”,众人见这个人鬼鬼祟祟偷拍他们,纷纷上前阻止。
………………
解放后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在浙江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子里,
一名迟暮老人在临终前从自己压箱底的日记本中翻出了这张照片,
将其放在胸口,随后含笑离去。
照片中涉及的人物肖像由ai生成,与现实无关,照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