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都已经这么说了,作为皇帝的妃子,月淑妃还能说什么呢?
只能是选择相信皇帝的本事了!
至于萧陵到底是否真的是一切尽在战中?如掌!那到底是掌握了吗?如掌!
别问,问就是千古明君,千古明君就是这样,一切尽在掌中!
正当此时,有小太监快步跑来,原来是有来自于镇北君的使者,带着最后一颗倭寇头领的头颅,求见皇帝。
萧陵闻言,本来想直接把人打发走,让他们去找文武大臣。
也别管具体该找谁,反正找他们就对,别来找老子,耽搁了老子享乐的功夫。
但仔细想了想,又觉得这毕竟是杀倭寇有功,别的事情推一推就算了,像这种好事,还是要认真对待的。
否则就多少有点不当人子了。
萧陵干脆让人去御书房等着,自己则是搓着小手,慢悠悠的坐进轿子,一路朝御书房而去。
路上顺便批复点奏折,勉强算是自己作为皇帝,有在认真工作了。
至于奏折里的内容是啥?作为千古昏君,不看内容乱批,也是很正常的吧?
大臣要是觉得有错,到时候再上书,咱们再慢慢扯,那也不迟嘛!
萧陵懒得主动去搞事,感觉还不如天天摆烂来的效果好,但不意味着,当机会摆在眼前,他不会伸手摸一摸。
要不要把握机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没多久,皇帝的轿子抵达了御书房,萧陵认真接见了镇北军的使者。
“这就是你们所说的,最后一个倭寇头领的脑袋?”
“别别别,别打开,这些倭寇是啥德性,朕心里有数,长得都奇丑无比,再用石灰腌制,那就更让人吃不下饭。”
“朕信你们不会造假,剿灭倭寇大大有功,何况你们这次,是一次性把倭寇杀光了。”
萧陵笑呵呵地在御书房内来回渡步,仔细思考片刻,心里有了主意。
“哎,不妨这般,赏镇北军三十万两白银,十万匹丝绸,三百匹骏马!”
“朕这就给你批个条子,你拿着条子去国库支取,让禁军给你们运,或者你们自己想办法运走也行。”
使者热泪盈眶,这可是三十万白银,十万匹丝绸!
加在一块儿,价值妥妥的超过五十万两白银,放到整个大禹的历史上,都算是名列前茅的奖赏了!
这何止是重赏?简直是重赏!使者没读过几年书,大字不识几个,纯靠战功和机灵出头。
脑袋瓜子里没多少墨水,想来想去,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陛下的重视,那就磕几个吧。
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就开始磕头,老实人实在啊,两三下,就把地砖都给磕破了去。
“哎!别这样,别这样,这些都是你们应得的,使不得啊!”
萧陵笑眯眯的,态度亲切的把人给搀扶了起来,亲自送使者出门。
看着使者离去的背影,脸上的笑容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旺盛了几分。
“今天还真是双喜临门!”
“倭寇死绝了,是大好事一件!”
“顺手还能消耗一波国库,又是大好事一件!”
“老子作为千古昏君,运气怎么就这么好呢?好事一件接着一件来!”
想了想,萧陵心里明白过来,“这肯定是老子的惊世智慧,起到了作用!”
“正因为老子有惊世智慧,才能好事成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