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数理化,狗屁不同的玩意。
让那几个东西涨涨见识,开开眼界!
什么叫教书育人!
门庭若市,弟子三千的场景就浮现在孔文均眼前。到时候,让大禹的皇帝亲自来求我!
一夜之间。
京都多出来一座圣人书院。
书院门口张贴了一张招生告示,来往的百姓在此驻足议论,热闹极了。
“凡是虚心好学之人,皆可入圣人书院,束脩需腊肉,芹菜,龙眼干,莲子等。这圣人书院还要学费啊,我看不如让孩子去靖元学院了。那里不要学费。”
“你懂什么,要学费证明人家教的是真本事,真东西!”
“这腊肉是谢师恩;芹菜,有业精于勤的意思;还有龙眼干,此物可启迪心智;莲子寓意师父苦心教学。这才是正经学习的地方。”
“对,你往下看。这圣人书院教授八股和儒学。正应了朝廷科举八股取士,我得赶紧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老爷,完了可就没有名额了!”
“据说,这圣人学院的校长可是当世大儒,他可放出话来了。要与靖元学院的人立下赌约!”
“我也听说了,比的就是年后的科举,谁的学生更出彩!”
“这圣人书院不是赢定了?靖元学院据说现在只有一个奇丑无比的教书先生,一个学生都没有。”
孔文均坐在屋内,作为玄阶巅峰的儒道大修士,他的听觉是何等的敏锐。
听了这些话,不禁笑了笑,召来旁边的童子问道:“今日有多少人叫了束脩入学?”
“先生,大概有三百人。”童子歪着脑袋回道,“先生,传授圣人的学问,为何要收束脩?若是家境贫寒,却有好学,又该如何?”
孔文均哈哈大笑,指着屋外:“人啊,只有付出了,才懂得珍惜。你看那靖元学院,分文不取,可有人报名?”
“这就是人性,你要学的还有很多。”
童子仰着头,满脸的崇拜:“先生,你好厉害。”
孔文均微微一笑,不言语。品了口茶,看向皇宫的方向,眼中充满了不屑。
这赌约,现在怕是已经传遍了京城,整个大禹都将会知晓。
靖元书院必将会是他圣人书院的垫脚石!
年后的科举,圣人书院之名将会响彻天下。
就算是当今皇上,也得来请自己,来求自己!
自己便可趁机提出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为此,孔文均特意为八股文编撰了教材。
这八股取士,是大禹开国皇帝定下的方针。
八股文章取题与四书五经,答题时需要用古人的语气,句子的长短,书写的格式都有明确的规定。
甚至是声调的高低都有限制。
更难的是,考生需要在一天的时间里做出文章。
就算是文曲星下凡,想要写出锦绣文章,都颇有难度。
完完全全地被框架钉死。
孔文均自小学习圣人之道,对四书五经自然是再熟悉不过。撰写这方面的教材简直就是手到擒来。
说是撰写教材,其实就是在四书五经的基础上加上自己批注理解。
到时让学生背诵即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孔文均越写越是得意,如此教才,当流芳千古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