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一家说上丈母娘家去参加一个亲戚的满月宴,不过来。
郑君彦的父母一起过来,两人远远地朝着他笑,父亲的笑容一动不动,永远定格在一个角度,母亲的笑容里带着担忧和疼爱。从小到大,她一直如此,小时候总是亲力亲为,平常人家母亲做的事情,她统统做了,除了坐月子请了月嫂,后来,直接连保姆都没要,心思全部在儿子身上。
郑君彦觉得妈妈一定是十分喜欢小孩子,才这般地珍视他。可是父母再没给他生一个弟弟或是妹妹,爷爷奶奶对此好像对此也颇有微词。
长大后,他也觉得奇怪,父母的感情不算坏,总是相敬如宾的样子,出双入对,从未红过脸,更不用说吵架了。
或许是母亲太爱他了,不想再生一个孩子出来分走她的爱。
每每看到母亲对自己不动声色的担忧和关怀,总有种自己做了破坏这种和谐的事情。自己离家出过留学后,母亲变了很多,很少说话,总是目光灼灼地看着他。
他想要多陪陪她,可总是觉得母亲将自己往外推,也许她接受了儿子长大了,要朝外飞升的事实。
生活阅历多了,无端地得出母亲其实是孤独的结论,好像父亲并没有消解她的愁闷。
“妈,昨天的聚会怎么样的,外婆姨妈她们好吗?”
郑君彦首先迎着母亲走去,问起了妈妈前天回娘家和远嫁回娘家的姨妈团聚的情况。
“嗯,挺好的。还问我怎么你没去呢,我说你工作忙。他们理解呢,说过一阵子,等你在家的时候一起过来看看你。”
妈妈说着,上下打量了儿子一番,伸伸手,又缩了回去,郑君彦感觉到了母亲的手掌摸索他头发的感觉。可母亲并没有碰到自己,而是转身进厨房帮忙了。
父亲见过了爷爷奶奶,爷爷没好脾气地应了一声,奶奶又瞪了爷爷一眼。
父亲朝着他招招手。
郑君彦慌忙起身,从一窝小狗崽面前起身,怕拍手上的细毛,朝着父亲走去。
“昨天,崔家姑娘带了一大堆东西到家里找你了。全是从外面带回来的化妆品、护肤品、包啥的,给你妈妈。这么些年了,这孩子总是跟着你的足迹跑。你这次出去,不会也是为了躲她吧。你得给她一个明确的答复,我们也不好收人家的东西。婚姻,能自己掌控就自己掌控,但也不能去伤着人家。”
父亲很少同儿子主动谈论这些问题,郑君彦脑补着崔家公主主动找上门去的情景,一定让父母犯了难。
“爸,我不晓得她昨天会来。我在集市上没找着,进了山里,手机没有信号,出山后看到她的留言,告诉她情况了。至于别的,我一直跟她说得很清楚,没有那样的意向,她不过就是我好朋友的妹妹,不可能再有多的。在外,我也极少去见她。这丫头确实挺能闹腾的,只能等她长大了吧。给你们添了麻烦,实在抱歉,下次我会处理好的。”
郑君彦无奈地说道,对于这难缠的女孩子,真的有些束手无策,尤其是在亲人身边。
“君彦啊,做父母的只要明白了你的意思,会恰当地处理好的。只是啊,你虽然锻炼了这些年,但对于人性的善恶认知还是过于乐观了。你叔叔一家为何跟你爷爷的关系这样冷漠,其中的缘由你应当清楚一些的。仔细想想吧,我没能耐帮助你,自个也没有做好应做的事情,实在也没有资格给到你些什么。只是提醒你擦亮眼睛,不要对任何人都绝对的信任。入了局就要生活在迷雾之中了。”
父亲说完,在庄园里闲庭信步地转悠起来。留下一头雾水的郑君彦,这些话好像全是针对强势的爷爷。
叔叔不到集团里任要职,就相当于放弃了集团的诸多利益,这些都是明面上的东西。在一些家庭琐事的争论中,得知叔叔甚至连股份都没要,而是自己在外头另起家门,做商业街。具体的缘由,是为了娶自己的婶婶。
确实,婶婶的家庭算不得跟郑家门当户对,是一家的做建材的中小企业,资产和郑家比起来,当然是九牛一毛。
但叔叔和婶婶的总是乐呵呵的,那种相亲相爱的模样和父母根本不一样。
这一顿饭,一家人吃的闷闷的。
桌上有他爱吃的清汤土鸡,一定是妈妈亲手做的。
母亲坐在一边,不住地给他添汤,有时候甚至停下筷子看着他喝了一碗又一碗的鸡汤, 满足地微笑着。
他假装不知道,自然地回应着母亲的关怀。
“君彦,不管你想不想留在集团内,都得留,没有退路。你和公司里员工的事情我不会过问,只要做好我让你做的。是的,那姑娘是我让辞退的。”
其实,他生气那会,确实就是要将人开了的意思。但又觉得或许这女娃儿的存在能多一条让孙子安心上任的理由。于是,又喊人给找回来。
吃完饭,他跟爷爷道别的时候,爷爷当着父母的面斩钉截铁地说道。父亲垂下了眼睑,母亲脸上略过一丝痛苦。
奶奶立在一旁又是一声长叹。
郑君彦看了看父母,没有做任何解释,他开车带着父母回家,一家三口沉默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