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华莞尔一笑,露出浅浅的酒窝,湖水似的眼眸晶莹剔透,在夕阳下,映出他的笑脸。czyefang
“你跟汪年学得油嘴滑舌了,”她说,“刚认识你的时候,你可不是这样的。”
“哦?”王衍菊扬起刀眉,笑得高深莫测,“刚认识的时候,本公子是怎么样的?”
那时候,她就关注他了吗?
“那时候,在舜华的眼里,王公子是谪仙般的人物,对我等乡下草民来说,是只能仰视的存在。”
王衍爵摇头说:“我不信,我从来没有在你的眼里,看到一点点崇拜的样子。”
舜华偏过头,笑眯眯的说:“是不是很失望?”
“还好啦,我崇拜你也是一样的。”他柔声说。
夕阳在西山,已经埋下去半张脸,两人缓缓往回走,秉辰站在挂着“科学院”牌子的大门口,正等他们用晚餐。
“先吃晚饭,”他说,“王公子的院子在隔壁,已经让人收拾好了,今日将就住一晚上。”
科学院的杂役,都是由佃户庄里的男女青壮充任,吃的蔬菜鸡鸭,也是由庄子提供。
见今日来了贵人,庄子里的杨庄头就打起了小九九,他把自己的小女儿,送到王衍爵的院子里伺候,希望得到机会,哪怕去贵人身边做一个丫环,也比在庄稼地里刨食强。
王衍爵吃完饭回来,见为他端茶的不是阿富,而是一个俏丽的小村姑。
这样的事情,他见多了,他为族兄办事时,有的官员也会使出这一招, 往他身边送美女。
族兄曾告诫他,这些送到他身边的人,如果只是礼尚往来还好,就怕有其他心思,族兄身处高位,不得不防,让他小心应对。
所以,他对这些凑上来的女子,很是提防,绝不让他们近到自己身边。
“王阿福!”他沉下脸来,对着门外叫道,“怎么回事儿?”
王阿福赶紧进来,陪着笑脸说:“公子,这位杨小娘子,是庄子上杨庄头的女儿,安排到院子里做洒扫。
“为何倒起茶来了?还不快来处理!”王衍爵生气了,“小七不在,你连事情也不会做了?”
王阿福低着头,对不知所措的杨小娘子说:“姑娘,跟我来。”
把杨小娘子请到屋外,从袖子里掏出一锭银子,足有二两,塞到她手里。
一边把她往外推,一边小声说:“姑娘行行好,找你村子里的嫂子大娘们去吧,这是赏你的银子,谢谢你打扫了一下午。”
把她推出门外,返身关上大门,跑进去重新给他家公子沏茶。
杨小娘子在晚风中凌乱,站了一会儿,天黑了,又不敢一个人回家,没奈何,只好去主院找她嫂子。
送走王衍爵,舜华和秉辰姐弟俩,还在客堂里聊天。
“你这里,还缺一个管后勤的人。”舜华说,“二弟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秉辰可怜兮兮地说:“阿姐不管我了吗?”
舜华对这个二弟的关注,向来没有大地秉哲多,给他的压力,也没有秉哲大,有点忽视他,此时,见他可怜巴巴的样子,不由得一阵心疼。
他再是皇家科学院的院长,也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没有父母,大哥有了自己的一家人,他能依靠的,也只有阿姐了。
“怎么会不管呢?”舜华说,“只是,咱们的精力,应该用来做学问。
比如你,看焦先生的样子,是要让你继承衣钵的,所以,你要花时间和精力,跟着焦先生治学。
阿姐这里,有长江装卸和长江航运,还有南洋公司的生意,会牵扯大部分的精力。
阿姐能帮你把皇家印书馆做好,印出更多物美价廉的书本,让更多贫寒家庭的孩子,买得起书,读得起书,这就是咱们姐弟,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所做的一点贡献了。”
秉辰想了想,阿姐说的对,人的精力有限,不能够浪费在无谓的琐事上。
“前几天,收到秉生的信,”秉辰说,“他在老家呆烦了,想来北京看望咱们。
而且,小弟每次给大皇子讲课的时候,大皇子也问起他,很是想念他呢,常常问,他是不是还像小时候那样胖……
说实话,以秉生的性子,要读书考科举,恐怕很难,小弟想,不如就让他来帮小弟,管理这一摊子后勤吧。”
舜华想,赵士祯以一个太学生的身份,得到万历的赏赐,也能做官。
秉生要是能进国子监读书,有一个监生的身份,也能考一考会试,再不行,也能以监生授官。
先来帮秉辰打理科学院这一摊子后勤,应该可以的吧。
她说:“不知大爷爷和幺叔是什么态度?”
秉辰说:“秉生不敢跟他阿爷和阿爹讲,希望小弟去封信邀请他来。”
“这小子,从小心眼就多!”舜华笑骂道,又说,“你要想好了,大爷爷和幺叔的愿望,一直是让他读书进学,他来后,你也教他些应试技巧。
他还年轻,再考十年,也才三十岁,实在不行,等科学院有了成绩,为他向陛下求个官身,应该没问题吧?”
秉辰听了阿姐的建议,连夜写信,把北京的情况讲了,邀请秉生来科学院,边做事,边学习,这封信是写给袁族长和袁幺叔的。
他们收到信,应该会让秉生来北京吧,何况,他的亲大伯袁鸿禹,还在北京做官,也能指导指导他,有什么不放心的?
舜华回到城里,也收到了家里的来信,信是周阿公写来的,说是南京的王二公子,带着一帮人来袁家村,住在须弥寺里,整天四处游玩,找村里人聊天,打探袁家村的消息。
有好几次夜里,有人试图潜入纺织厂,都被护村队员抓到,送到县衙大牢了,袁鸿泰不得不加派人手,加强纺织厂的安保。
周阿公这边,也让雷和尚带了几名护卫队员,在厂区日夜巡逻,连钟师傅的儿子上学放学,也要由雷五亲自接送。
搞得整个袁家村风声鹤唳,提心吊胆。
另一件事,是以雷和尚的口气写的,也是周阿公代笔,说他与家人协商后决定,还是留在袁家村,帮小姐掌管采购生意。
舜华也理解,雷家千里逃难,见识了太多的苦难,能有如今安稳的日子,他们已经很满足了。
从雷大刀劝雷五,激流勇退,守住眼前的富贵这件事来看,他是一个很保守的人,会让儿子选择待在袁家村,很符合老人家的性格。
雷和尚跟着舜华几年,也学会了认字和简单的算术,假以时日,应该能胜任采购的工作。
最主要是忠心,舜华才放心把采购生意交给他。
舜华没想到,他从南京请走钟二一家的举动,还是让人查出端倪,就不知道王家二叔的举动,是他的个人行为呢?还是受那帮老海客的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