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在老家的几个月。
我置办了书架,并购买了许多书。
卧室客厅,随处可见。
坐拥书城,感觉真不错。
原是打算在老家长待,寻份生计的。可惜不顺利,求职坎坷,买货车也没能凑足钱。被妻子吵嚷着出来找工作,这才有了回杭的事情。
我在杭州,花费的不多。
日常所用,无论电子产品,还是衣服鞋袜,都是在网上购买,要便宜一些。平日里外出,吃些好东西,也大都是蹭的。
虎哥请客最多。
我偶尔也会不好意思。
所以吃快餐的时候,也掏过一两次钱。
再贵些的,就力有未逮了。
每日里省吃俭用,准备发工资了,分作几份。一份寄回家里,供宝宝日常消费;一份转到卡中,偿还债务的利息;一份留着日用,应对吃喝拉撒。
按理是不该买书的。
不过刷着手机,偶尔还是忍不住。
遂捡着便宜的,买了几本。
一本是马伯庸的《太白金星有点烦》,之前在微信读书上,看完了《长安的荔枝》,感觉挺好。碰见他出新书,心里痒痒,就想买一本。花了七元四角九分。
一本小书,两百余页,不算贵,但也不便宜。
马亲王的其它书,不曾看过。
若有闲暇,想通读一遍。
一本是王跃文的《无违》,简单翻一下,都是对话。大约是一个访谈,重新录写的文字版。王跃文的书,之前不曾看过。这个作家,也不了解。大约是写历史,或是官场文的吧。
有印象,是因为多年以前,念高中时,校门外有个书摊。
我常跑去看,里面有一本《大清相国》,便是这个作者写的。
当时很想买,但没钱。
却也由此记住了这个作者。
此书六元六角二分。
一本是姜文的《骑驴找马》,姜文是导演,不是作家。这书的具体内容,不晓得,但很想了解一下。可能与我学的专业有关,当年读的广播电视编导,大学四年,没学得什么技术,电影倒是看了不少。
对影视类的书籍,有点兴致。
我多年以前,写的第一本网文,正是娱乐文。
这书花了十三元,贵了,事后感觉自己任性了些。
一本是陈凯歌的《少年凯歌》,原因与上面相似,九元钱,稍贵。
一本是《历史深处的民国》,作者不认识。
单纯是想了解民国,遂买了下来。
共三册,比较厚,价钱也高。
之所以能咬牙购买,是因为在拼多多上种树,结果之后领了十六元的优惠券。然后再添上十三元九角,才买下此书。
今日又加了一本《浮生三记》,作者沈君山。
《浮生六记》我看过,凄迷唯美,读完郁郁。《浮生三记》没印象,沈君山的名字有些耳熟,但也想不起具体在什么地方见过。
买它的原因,是因为封面上有金庸的推荐。
“翩翩浊世佳公子,一等聪明沈君山。”
由此好奇,想看看书里的内容。
花了七元八角九分。
近段时间,若能寻着空闲,便将这几本书读一遍。
虽然自诩是读过些书的,但买书都在网上,书店是不去逛的。因为即便读过些书,也是个穷读书的,书店里的书,与我而言,昂贵了些。
上学时,爱逛旧书摊,若能淘得一本喜爱的,便能开心一整天。
但已很多年没见着旧书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