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是不接收他们,刘粟靠单役法改革传出的仁义之名,就要垮台,单役法的威信,也将荡然无存。
也不知是谁为刘宠想的毒计,这一下,真真让刘粟愁白头。
其他诸侯把青壮挑走,就丢给刘粟几百万张白吃白喝的嘴,别说今年难,以后还有的难。
“主公,我们真的不能再接收了!粮食不够,绝对不够啊!”
陈群的算账能力,刘粟信得过,但他不能松口:
“传令各地,收购百姓手中余粮;河朔官田产出的粮食,谁也不准动,留在过冬!还有,饥民尽量分散,往河朔、凉州、并州、整个河北发散,就算饿死,也不能让他们闹事!更不能让大家知道,有多少人饿死!闲着的战马,也别养膘了,都送去帮百姓迁移!”
中原疲敝,刘粟手下亦如是,现在他最富庶的是凉州,流民运到哪里,马元义能安定下不少人。
还有河朔,尽早送去,还能帮忙种下冬小麦,来年至少能过。
唯独这河北,土地大多荒芜,开垦也困难,恐怕留在这里的人,会饿死不少。
“主公!大事不好!有流民冲击粮仓,好几万人,都特别能打!”
“典韦!带羽林卫去!”
刘宠愁白头,偏偏陈纪这个老子,是真比不上他小子。什么事都要汇报。冲击粮仓,一天没八百回也够六百,烦不烦!?
“刘基,你当乞丐的时候,都靠什么活命啊?要不你去饥民中间传授一下经验?”
刘基,刘粟在许昌收留的小乞丐,原本是要用“饥”,但小伙子真有点墨水,给自己改了个名字。
“干爹,你不是说大海里的鱼无穷无尽吗,我们去海里打渔怎么样?”
刘粟再次无语,他如果有水军……等等,好像还有一个人,被刘粟忽略了。
“典韦!典韦人呢!?”
陈群没管典韦,灼灼看着刘粟:“主公,可是想到何处有粮?”
“我没想到何处有粮,但我想到,别人有办法为我筹粮,嗯…筹鱼!”
谁?
李鬼啊!
那小伙子带着六万多玩家,打小日本呢,北海渔场怎么也比渤海浴场富庶些。六万多玩家打渔,就算都是小木筏,至少能解决十万人吃喝。
再不行,刘粟送几十万人过去,就食四岛!以后,那里就当东夷郡,归于大汉!
转手三四十万解决,又能接纳好几天难民,刘粟脑门轻松不少,又给自己争取到几天时间想活路。
刘粟还在纠结,这面典韦回返,有点为难:“主公,有四万精壮,想从军入伍,您要不要?”
刘粟愁眉不展,更加忧愁:“是羽林卫的预备役吧?你典韦说话用敬语,真少见!”
羽林卫,大汉哪路诸侯都想要的强兵,唯独刘粟看不上。这些人既然跟着刘万世没学会骑射,这辈子大概也没希望。
“陈群,安排吃食,让他们去魏郡开垦田地,来年解决粮草问题,再重新编入守军!让他们自行推选一个领头人,自己去吧!”
“唉……又是几万张嘴,还是大嘴。”陈群无奈叹息,现在接收人口高兴,冬天没吃的饿死、冻死,那可就真高兴啦。
刘粟打定主意,名声一定要维持,就算饿死,也不能集中到一块儿,不能坏他名声,其他的,随缘。
三韩、漠北、西域甚至贵霜(印度)的主意都打了,还上哪变粮食?
等等……
“典韦,这些羽林军预备役水平如何?要不,就让他们去打贵霜国,那地方产粮,能打多少打多少,都战死那就万事大吉!”
典韦侧目,这听着,不像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