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刘粟的唯一机会,三百万百姓夺不回,但至少,先把失去的土地夺回来。
董卓也在思考,贾诩他是真不舍得,但如果把自己的小命放上天平……
董卓军无惧刘粟,三十万步卒开到长城之下,刘粟只能遁逃。问题是,在五万游骑的追杀下,他董卓活命的概率,到底有多少?
更关键的是,贾诩此时就在军中,他这样的文士,在接下来的逃命中,十死无生!
用一个必死的文士,换自己小命:值!
贾诩看到董卓的眼神,一切都懂,但他不想死:“陛下,诩这就去城上自首,请陛下善待贾诩家人!”
董卓原本准备送个人头过去,既然贾诩自觉,他也懒得动刀:“文和且去,你的家人,我自会善待。”
贾诩心中腹诽,善待?送你床上善待?
老大无情至此,贾诩也不再留恋,一脸慷慨赴死,来到城头直接扑在刘粟脚下:“王爷!我冤枉啊!主意不是我出的,分明是那李儒……”
刘粟知道贾诩为人,冰冷一眼,直把他整个人冻住:“董卓抢我三百万百姓,你能想到办法挽救,饶你不死!”
贾诩一愣,原来关键在这里:“王爷,董越领军,西凉无有防备。而且此时关中大军,定然直扑长城救援董卓,守备空虚,正是机会,使金城黄巾大将,攻略关中。”
刘粟表情并没有好转:“我已经派马元义等将出兵攻打,换一个。”
你知道谋士最恨的是什么吗!?
主公太聪明!
主公自己主意多,所以不管谋士出多少主意,主公还要!
而且,贾诩忧心小命,心神不宁,哪有那么多好主意?
贾诩没有主意,刘恕盯着他脖子猛看,似乎在考虑,该从哪里动刀……
贾诩灵光一闪:“主公!主公我有主意!不如我等在此处拦下董卓战马,作为进攻草原的赔偿,到时候,关中平原,五万游骑完全可以随意……”
“啪!”
刘粟狠狠一拍贾诩肩膀:“不错,把这个主意说出口,证明你是真心降服,以后就做我的军师祭酒,随时参赞军务,防止我谋略有错。”
贾诩小命保住,却也知道主公盖世聪明。别人找军师是为了出主意,刘粟找军师,是为了防止谋略不够完善……
“臣贾诩,拜见主公!”
刘粟叹息:“可惜了,那三百万百姓,最后能追回的,怕是十分之一也没有。”
“这……”贾诩不得不给刘粟泼冷水,“主公,我等还是先想眼前。那300多万百姓都迁在长安,就是怕招惹主公之后,渭北永无宁日。”
“这又是你的注意吧?”
贾诩无奈,没错,正是算无遗策贾文和,把所有可能,都给刘粟堵上。
“算了!从此以后就是自己人,过往不究,你只管安心在笼子里待几天,我把你家人偷出关中,就放你出来。”
贾诩一愣,还不等反应,被刘粟一脚踹进铁笼,徒呼奈何。
“董卓!让你骑军下马,这点儿要求,不过分吧!三百万百姓,就换两万战马,从此我等渭水为界,各自相安无事!”
董卓咬牙切齿,想到那贾诩为了活命,已经将关中情报卖干净。
不过,这没有超过他的底线,他还有河洛、还有长安,三百万百姓,就是60万大军,远比渭北那一小片平原划算。
“全军下马!”
董卓交出战马,刘粟放开关隘,一切相安无事。直到,刘粟一路尾随,准备趁势接管北地城,却发现城上旗帜招展,乃大大一个“曹”字!
“做得好!!!”
饶是以刘粟的沉稳,亦不免大声喝彩,给曹操一个大大的赞!
曹操能守住北地,则游骑兵有了歇马、补充羽箭的前沿阵地,整个渭北,都将臣服在草原游骑的骑射之下。
“柯比能!北地就在我手中,眼前这几万只羊,还要赶来支援的几十万只,就送给你尽情享用!”
柯比能嗜血一笑,全军举弓,直接扑向董卓。
乱世用强,信义皆是废纸!刚谈好的盟约,还没出草原,转瞬成空。
任由董卓骂破天,刘粟一言不听,直接登在北地城头,远望董卓狼狈逃窜。
“孟德,怎改了主意?有董卓的圣旨,以你之能,夺取一个空虚的河洛,不在话下!”
曹操远望大地,喃喃自语:“我路见一百姓,哪怕只剩一条腿,也要跪着爬回河朔苦寒之地,心有感慨。王爷绝非良善,偏偏百姓爱戴…既然日后注定成为阶下囚,我曹孟德也不舍近求远,便直接在王爷这里,给自己占个笼子。”
这还真是意外收获,杀荀彧是出自义愤,没成想,丢了荀文若,铁头娃曹孟德,竟然因一百姓有感而发,选择留在漠北。
有心栽树树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曹操听令!”
“末将在!”
“我封你为镇军王,位同柯比能(左贤王),总领我手下全部汉军!你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领你的黑甲军,先董卓一步,直扑右扶风区域!并在咸阳城扎根,等西凉黄巾马元义与你汇合!”
三百万百姓追不回,渭北之地,一寸也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