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大厅分为观众席和演讲台两个部分,结构与大会堂差不了多少。
当然,规模肯定是小了许多。
全场接近两百号人。
不是说南天门计划只有这么几人参与。
而是有些参与者保密等级不够高,没资格知晓计划全貌。
这么一想,参会者也不算少了。
“小陆,那边,第二排正中间。兔科院刘安邦院士,专司有机化学,离子引擎出来之前,南天门计划草案设想的燃料部分,便是由他负责。”
“第三排角落,穿中山装,梳着大背头那个。水木大学机械工程系梁建业教授,整个计划内陀螺仪和传感器部分的负责人。”
“第五排右边第三个。”
“嗯,621所的覃振国院士,我记得他。”
黄从南点点头,“对,隐身涂层就是这家伙负责。”
“还有第五排左边……”
黄从南继续介绍,陆枫则将这些负责人默默记下。
以后都是自己技术侧半个下属。
别到时候人家跑来寻求技术方案,结果连别人名儿都不知道。
岂不尴尬?
两人此时站在演讲台幕布后。
并非没给他们安排位置,而是今日会议。
陆枫也许、可能、大概,长时间在台上。
于是干脆在幕布后纵观全场,也是对这些大佬们提前做个了解。
不多久,时间进到两点十五分。
随着国防署署长秦天赐走上台前,会场内顿时安静下来。
简短致辞后,秦天赐直入主题,拉开了这场被后世记载为“南天门世纪”的会议序幕。
“今日,这里有军界、政界、学术界的执牛耳者。”
“我们所有人,都是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才汇聚于此。”
“那么话不多说,我们直接开始今天的议题。”
“南天门计划,项目落地的技术可行性。”
“在此之前,我们先有请计划总技术顾问,陆枫同志,上台做会前总述!”
台下响起一番惊疑,接着便是阵阵掌声。
陆枫就任总技术顾问这件事情,只有少数几个人知晓。
覃振国等人都以为黄从南只是在陆枫那里拿到了一些新技术。
压根就没想过他能把陆枫人都给摇过来。
“老黄这家伙,连我们都瞒着。”
覃振国笑骂一声,身旁陈高明等人也纷纷附和。
在座其他没有与陆枫会过面的政界、学术界大佬们亦是讶然。
南天门计划早在几年前便有了些许风声。
可由于科技壁垒,半个世纪内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
正是陆枫的离子引擎现世,才让南天门计划这一空中楼阁走进现实。
由他出任总技术顾问,没有一个人不服气。
不过大家依旧严阵以待。
都想看看,这位年轻的科研天才,这时候会说些什么。
秦天赐见气氛到位,当即走下台。
陆枫知道自己要上台,麦克之类的东西早就已经穿戴整齐。
只不过没想到会这么突然。
秦天赐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事先告诉你,但我相信你可以应付。”
陆枫无奈,“您可真信任我,就不怕收不了场?”
“那丢人的可不是我。”秦天赐爽朗地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