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人的悲伤中,天光逐渐微亮。道路上满是倒毙的两军士卒和老幼妇孺,哭嚎声、悲戚声遍野。
此前,朱季远已经向长平公主等人介绍了周夫人和周方。长平强抑悲容,谢过二人相救之恩。
周夫人一改厮杀时的勇猛,欠首回礼,轻声道:“公主殿下,奴家担不起。我周家身负隆恩,为大明效力义不容辞。只恨我等来晚了,才令众多乡亲被闯贼所害。”
随后,周氏平静地讲述了他们来到此处经过。
原来,周遇吉孤军抵抗大顺刘芳亮的十万大军,最后弹尽粮绝,城破殉国。
刘月英出嫁前也是武人之家,一对双刀连周遇吉也难轻易胜过。
她本决意随丈夫一同殉国,但周遇吉苦求她为周家留后。无奈之下,她和长子周方趁着夜色杀出重围。
闯军东进后,刘月英和周方聚拢了二三百军兵,打算到京城为皇帝尽忠,却在途中遇到了朱季远。
朱季远本为崇祯贴身侍卫,曾向周遇吉传过密旨,恰巧见过周氏。
------
再说朱季远只身一人,那日本想引开追兵,但被李过识破,只遣了五十骑兵追赶。
朱季远边战边退,最后到了一悬崖处,此时五十名闯军精骑也折损大半,仗着人多,打算乱箭齐发,射杀令他们忌惮不已的蓝衣高手。
朱季远无奈跳下悬崖,所幸被崖间老树所阻,只是受了些轻伤。
下崖后,辗转数日,才从另一处走出山林。他知晓路远的计划,算算时日,便打算到紫荆关一路去寻找,正巧遇上了周氏等人。
知道崇祯已经殡天,周氏悲痛不已,又听说长平公主和永王坚持留在北方抗击大顺,当即决定加入。
这晚众人正在一处村舍附近露宿,忽听马蹄声急。
朱季远看着近百骑卒从村边飞驰而过,心道这半夜如此惶急行军,恐怕和长公主一行有关,便和刘月英商议追上去看看。
由于他们没有马匹,所以比孟大海晚了小半个时辰,所幸还算及时,终于救下了长公主等人和幸存妇孺。
------
路远一个前世连见血都会晕的人,自第一次救下刘家女眷开始,就不停地被迫见血和杀人,慢慢地也习惯一些。
这一次,看着很多明明已气绝,却不肯闭上眼睛的妇孺,看着扑在血已流干的母亲怀里哭泣的幼儿。他怒火攻心,哇地一口,吐出的不再是食物,而是鲜血!
------
张仲和命不该绝。
他被李过骑兵砍了两刀。
其中一刀在额头,让本来还算端正的书生面孔,变成一副凶狠样貌。
另一刀在腹部,却被挂着的算盘挡住大半力道,只是伤了皮肉。
与他一同的几名书生,则全都惨死当场。
此刻他不顾伤痛,和几个临时队正带着一些幸存的青壮四处救人,同时统计死伤人员。
三个营的妇孺,只活下来千余人,乙丁两营的青壮也被屠戮了十之五六,编入永平营的兵卒略好些,也有四停左右的折损。整支队伍几乎是家家戴孝,一片哀泣之声。
------
愤怒的孟大海不顾看守劝阻,把李来亨带到了一片空地,要砍了他为死难之人祭奠。
李来亨看着一路上的血流成河,低头不语。
忽然,他看见了认作母亲的老妇,正奄奄一息地靠在路边。
他强行挣开扭着他的兵士,跪在那老妇面前。
老妇左胸被刺了一剑,眼见得活不了了,只是勉强睁着浑浊的双眼,右手努力去抚摸李来亨的脸颊。
弥留的她,此刻真的把李来亨看作了儿子。
李来亨自幼就是孤儿,脑海里最早也是最深的记忆就是趴在倒毙的母亲身边,拼命摇晃着,“娘亲,你醒醒啊,阿郎饿,阿郎渴。娘亲,你醒醒啊,阿郎以后一定听娘亲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