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尼洛夫和纳西莫夫都吃了一惊,不明白李骁怎么突然跑过来了,难道是瓦拉几亚那边出了变故?
想到这儿,他们赶紧吩咐道:“快请大公阁下进来!”
李骁进来时的样子进一步加强了科尔尼洛夫和纳西莫夫的担忧,原因很简单,他不光是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更重要的是脸上写满了忧虑和焦躁,如果没有出大事他绝不可能是这个样子!
“我的朋友,出什么事情了?”科尔尼洛夫赶紧问道。
“给我点水,最好再来点吃的,我快累死了!”
李骁一屁股坐到椅子上一边喘息一边回答道:“我刚刚从伊斯坦布尔过来,有几个坏消息要告诉你们!”
科尔尼洛夫和纳西莫夫都是一愣,他们还以为瓦拉几亚出事了,谁想到某人竟然是从伊斯坦布尔过来的,这就有点牛逼了,谁不知道自从开战后边境就被封锁了,俄国和土耳其断绝了外交关系,俄国人别想去土耳其,土耳其人也别想来俄国。
而李骁竟然堂而皇之地往敌国的首都走了个来回,好吧,天知道还有什么是这位大公办不到的。
李骁则继续说道:“根据我在伊斯坦布尔得到的消息,英法联军的后续部队仍在持续登陆土耳其,初步估计两国参战兵力可能高达三十万以上!”
科尔尼洛夫和纳西莫夫心脏又是咯噔一跳,虽然他们对英法增兵有心理准备,但这个数量真心是没有料到。按照这个估计俄国将面临一百三十万的敌军,这个数字实在是吓人。
因为按照他们的估计,俄国能够动员的兵力顶多也就是在一百万上下,撑死了一百五十万。
一百三十万的敌人几乎要耗尽俄国所有的潜力,甚至可能连带民生和经济都会崩溃。而且仔细地计算的话,对英法来说还有动员的空间,人家依然可以继续增兵。
仅仅是简单地计算一下数字就知道形势有多么糟糕,只不过更糟糕的还在后面,因为李骁马上继续说道:“英法准备继续尝试突破海峡的封锁,为此他们征调了近百艘商船,初步估计顶多还有十几天他们就会开始行动了!”
好吧,科尔尼洛夫和纳西莫夫的心脏又不争气地跳了下,这个消息实在太糟糕了。一旦英法突破了海峡的水雷封锁,那黑海地区的制海权立刻就会易手。而这意味着什么他们实在是再清楚不过了。
纳西莫夫立刻说道:“我立刻再组织布雷!”
李骁却摇了摇头道:“我想仅靠水雷恐怕已经无法封锁海峡了,看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意思,这回是不惜代价一定要突破封锁!就算你布置再多的水雷也没用!”
纳西莫夫也知道这个道理,只不过不管怎么样他都还是想再试一下,至少也能多炸毁敌人几艘舰船不是。
李骁叹了口气道:“我不是阻止您去布雷,而是告诉您当下还有更重要的任务等待着你们,如果你们不尽快组织撤退,一旦英法海军突破了海峡的限制,那你们就走不了了!”
科尔尼洛夫和纳西莫夫这才想起他们还被围困在伊内阿达,可想而知一旦英法海军突破封锁,那伊内阿达的守军绝对是瓮中之鳖,只有死路一条!
可是撤退哪有那么简单,他们需要时间去组织啊!更何况敌人的攻势还一天比一天猛烈,看联军的架势绝不会允许他们轻松撤退的!
“我知道!”李骁笑了笑道,“所以我一收到消息,知道我那位叔叔终于允许你们撤退了,立刻就组织了一批军械来支援你们!”
科尔尼洛夫脱口而出道:“是迫击炮吗?”
是的,他太喜欢迫击炮了,这种不起眼的武器在战场上发挥了大作用,几乎是一线部队唯一的火力支援武器了。
而且和传统火炮相比,迫击炮的生存能力高了一大截,联军装备的火炮很难威胁它,它弯曲的弹道用作支援实在是太给力了。如果可以的话科尔尼洛夫想要一百门,不两百门更好!
“我给您带了五门迫击炮以及几个基数的弹药,不过这并不是重点!”李骁很是平静地回答道。
“那重点是什么?”科尔尼洛夫继续急迫地问道。
“重点是地雷!”李骁清了清嗓子朗声回答道。
地雷?
自从见识了新式水雷的威力后,不管是科尔尼洛夫还是纳西莫夫都不敢忽视带雷的武器的效能了。顾名思义地雷应该是埋在土里面的雷吧?
没错!李骁打了个响指高兴地回答道:“就是埋在土里使用的,可以有效地封锁和杀伤敌人的步兵,起到阻碍敌人进军的效果!”
科尔尼洛夫和纳西莫夫一齐问道:“好用吗?”
是的,现在他们已经没工夫问管不管用了,而且以某人一贯的靠谱,不管用的武器他是不会推荐的,既然某人这么推崇地雷,那绝对是其独到之处的!
李骁则继续介绍道:“我带来一万枚地雷,以及相关的工兵,可以立刻就敷设在关键的阵地前沿,敌人的步兵踩到了至少要交代一条腿!”
只有一条腿?
科尔尼洛夫和纳西莫夫对地雷的威力有些失望,因为他们从小到大的教育都是武器的威力越大越好,能给人炸得粉碎是最好。
“没有那个必要!”李骁耐心地解释道,“炸伤和炸残敌人比直接杀死他们有意义得多…你们想想,杀死了敌人就是一锤子买卖,搞不好我们还得去处理尸体…而杀伤他们,敌人的负担会更重,需要治疗需要药品需要人去照顾,残废了更是极大的负担…”
科尔尼洛夫和纳西莫夫震惊了,因为李骁这一本正经的解释让他们感到不寒而栗,不可否认某人的话很有道理,但怎么听怎么觉得邪恶,简直是魔鬼才有的思维好不好!
“别管什么魔鬼了,”李骁苦笑道,“如果不对敌人狠一点,不想尽办法给他们制造麻烦,我们怎么可能挺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