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宝林听完后迫不及待的夹了一片羊肉放到锅里涮了涮,蘸上茱萸做成的蘸料后放进口中,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感觉在口中迸发出来。
鸡汤的鲜味加上羊肉的鲜美混合着茱萸和葱姜蒜的刺激,一口下肚后让人尉迟宝林忍不住发出陶醉的赞叹“啊~实在太好吃了,感觉我以前吃的都是糟糠。”
听见自己儿子因为一片羊肉发出的声音,尉迟恭不禁老脸一红,也学着冯辰的样子涮了一片羊肉蘸了蘸料放入口中,一下理解儿子为何发出那样的感叹了,实在是太好吃了,比起自己在皇宫中圣人赏赐的御宴吃的那些,这个火锅才是真正的美味啊。
幸好冯辰一开始就预想到没吃过火锅的人肯定会大吃特吃而准备了不少的食材,不然现在加上尉迟宝林两父子这两个大肚王还真不一定够吃。
等到最后尉迟宝林把涮火锅的鸡汤都给喝干净之后,几个人都满足的坐着回味。
尉迟恭一边回味一边说道“小辰啊,你这个火锅确实不错。等酒楼开业了我叫家里的厨师也去学习怎么做,以后在家里就吃这个了。”
“国公爷不用等酒楼开业,你要是想吃来我这里或者叫厨师今天过来我教他怎么做就可以了,以后我还会陆续开发其他吃法到时候都可以教给国公爷府上的厨师。”
听到冯辰的话后尉迟恭眉开眼笑,原本他只是试探冯辰的态度,毕竟这也算是冯辰自己的独门技术。
“叫什么国公爷,你叫我家这小兔崽子宝林哥,那以后你就叫我叔。”
认可了冯辰后尉迟恭也就把他当成子侄看待。
“好的恭叔。”
冯辰没有推辞,能得到大唐鄂国公的认可叫他一声叔,那么自己也算是在大唐有一个靠山了,这样一来以后不管做什么不用担心被别人强取豪夺了。
大唐虽然史书上写的很好,但是要想在一个封建社会白手起家做出一番事业除了在乱世之中趁势崛起之外,在相对平和王朝之中要想有所作为没有一个好的家世是非常困难的,此刻有了一位国公作为靠山,很多事情就相对容易得多。
等歇息的差不多后,冯辰在尉迟恭的带领之下来到他手下校尉要转让的酒楼,位置是在繁华的东市的一个十字路口,是一个三层占地大概有800平的样子的木楼。最后商谈下来以六千两白银的价格成功接手,这个价格还是因为尉迟恭是他老上级和加上校尉自己要去边关了而急需处理的缘故,不然正常这样的酒楼在长安最少也值一万两白银以上,可以说是捡了很大的便宜了。
冯辰看完之后说道“恭叔,我们还得把酒楼改造一遍。我回去后把要怎么改造的图画好,然后宝林哥得麻烦你找手艺好的木工和泥瓦匠来,另外我们还得在装修改造期间先行打广告预热一下。”
“工匠交给我,明天我就把人带过来,不过广告是什么啊?”
“嗯,广告的字面意思就是广而告之,就是让长安的百姓都知道我们的酒楼。”
看到尉迟恭父子两都是似懂非懂的,冯辰继续说道“宝林哥,你找好工匠之后我们再去平康坊找几个清倌人过来,另外一会带我去印刷的书局。
到时候你就知道广告是什么了。”“宝林你带小辰去吧,我一会去府衙把酒楼的地契手续变更好。”
说完后三人就各自开始忙碌起来。
----
平康坊“满春园”老鸨看着尉迟宝林和冯辰心里嘀咕,这小公爷今天怎么大白天就带人过来了。
“小公爷,今天来得这么早啊?我马上把姑娘们叫出来,你和这位小郎君先喝茶。”
看着桌上加了葱姜蒜等煮出来的茶,冯辰一口也喝不下去,心里想着等酒楼生意稳定了下一步可以考虑在酒楼推出后世的茶,这也是一个争钱的好路子,唯一的问题就是现在茶叶是被清河崔氏垄断着的,要想茶叶生意做大的话就不可避免和他起冲突了,而且现在的酒楼生意在长安经营的主要是博陵崔氏旁支在经营,以后估计也会受到对方的针对。
“鸨母我们今天不是来喝酒的,你把你们这里所有的清倌人都叫过来。”
“小公爷今天是要听曲儿啊,我马上叫来。”
不一会十多个清倌人全部来到房间。
“不知两位郎君要听什么曲儿?”
尉迟宝林也不知道冯辰要找清倌人做什么,只好看向他。
“你们每个人把自己拿手的都表演一下,我先看看再说。”
老鸨听到冯辰的话后看向尉迟宝林,尉迟宝林有些生气的说道“看我干什么,我兄弟说什么你们照做。”
“好的小公爷,姑娘们把你们的看家本领都拿出来。”
听见老鸨的话后所有清倌人一个个都开始了自己的表演,等结束之后冯辰把吹拉弹唱等感觉不错的其中八人叫了出来。
“就你们几个留下,其他的可以回去了。”等其他清倌人走了之后冯辰才对老鸨说道“鸨母,你这些倌人平时唱曲是怎么收费的?”
“郎君,我们倌人唱曲除了客官的打赏之外就是我们每月会发五百文的例银,有多有少的。”
“那她们最多的一天会得到多少?”
“那就是我们头牌红月了,她一个月可以得到二百两左右的银子。”
“那也就是说一天七两银子。这样这八位倌人我一天给十两。总共给一个月的,不过他们这段时间不是在这里唱曲,我需要带走她们去到外面唱,唱的曲我会教给她们。另外你这里我再补偿你二百两银子。”
原本听到冯辰要把倌人带到外面去唱曲老鸨心里是不愿意的,毕竟不在这里听曲那自己就少了酒水的收入了,不过听到补偿二百两银子后马上笑着答应。
在和老鸨商定两天之后倌人们来到东市的酒楼后,冯辰就和尉迟宝林分开各自忙碌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