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妃眼里的笑意褪去,她抚上腹部,这里有她的孩儿,她定要护他周全。
贤妃再次抬头,“慕杨,回宫后,我还有仗要打,我能护住他的吧,我一定要护住他!”
慕杨紧紧握住贤妃的手,“放心,我也会护着他,他亦是我侄儿,我定然不会让他受一丝伤害。”
慕杨坚定的语气,给了贤妃力量,她含泪点头。
正说话间,远处传来笑声,书粱赶紧去打探。
不多久,带回一个肤黑壮实的姑娘。
姑娘见到她,便笨手笨脚地磕头行礼。
慕杨拦了她,让她站着回话。
姑娘说,她家是行宫的佃户。
大豫蒸蒸日上,总管宽厚,她家日子过得好,听说太后殿下来了,一直想拜见,却不得其门而入。
今日听说两位贵人出了殿,于是,她和弟妹们赶紧过来,带着自家种的杨梅,想递给贵人尝个鲜。
说完,她从背上解下篮子,掀开盖子,露出里面黑红色的杨梅。
贤妃顿时馋了,慕杨也眼热不已。
边上的书穗接过篮子,“姑娘,交给我吧,我去清洗一下。”
姑娘原本想说清洗过了,但一想到贵人规矩多,便规规矩矩地将篮子递给了书穗。
“你家中几人?”慕杨问。
“祖母尚在,父亲母亲,和兄妹姊妹七人。”
“日子还过得下去吧?”贤妃问。
“日子好着呢,圣人善,大豫连年风调雨顺,农作物长势好、收成好,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贤妃开心地笑,夸圣人,比夸她更快活。
不久,书穗端着杨梅上前,贤妃和慕杨各自取了一个咬上一口,一股甜中带酸的滋味顿时顺喉而下。
“好吃。”两人异口同声地说。
姑娘听了,笑得见牙不见眼,贵人喜欢便好,也不枉她们辛苦一场。
“素衣,赏她们些宫花,好好的姑娘家,该多打扮打扮。”
姑娘大惊,连连摆手拒绝,“不,贵人娘娘们喜欢就好,杨梅不值什么,只是小的们一点心意。”
“你莫拒绝,杨梅于你是心意,于我们却是惊喜,那些个宫花、饰品、布匹对咱们来说,倒真不值什么。”
慕杨低头想了想,叫书穗取了些杨梅给太后,顺便带些赏赐过来。
姑娘千恩万谢,她眼眶微红,贵人娘娘真好,有了这些赏赐,姐姐的嫁妆更丰厚了,况且还是宫里娘娘们赏的,这在夫家可不得昂着头做人?
“噢,对了,姑娘,附近可有茶庄?”
“有的,贵人可是问对人了。
就在我家边上,有一大片茶庄,种的茶可好了。
不瞒贵人说,小弟顽皮,曾经偷偷地溜进去,采了些茶叶回来。
那茶叶可香可香了。”
慕杨一听附近有茶庄,开心极了。
她老早就想打探哪里有茶庄,方便她进茶回来炒制。
她自己的庄子小,也不适合种茶树,勉强种了几棵,茶叶质量一般。
“可知茶庄主人是谁?”
姑娘摇摇头,“不知,从未见过。每年到茶季,会有人采摘,但从未见过主人。
那些采茶的可傲气了,问他们什么都不答话。
是吗?
慕杨不由得有些气馁,若是找不到主人,岂非谈不成生意?
贤妃见状,笑着安慰她,“莫急,咱们人就在近处,改天先去瞧上一瞧,万一咱们运气好,碰上了呢?”
慕杨一听这话,无比赞同,她可不就是运气好的?
不然,怎么会有幸遇到这么好的太后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