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复大理。
此事完全在李云龙的意料之中。
就算没有李嗣兴作内应。
明末红军要攻下大理城。
这本身也没有多少难度。
明末红军虽然创立的时间比较短。
但是已经接连打了很多胜仗,地盘也在不断地扩大。
李云龙麾下的人手。
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
在占领新的地盘之后。
大军分散开来四处出击,清剿残余的敌人。
顺便镇压罪大恶极的地方势力。
比如那些土豪劣绅和土司头人等等。
负责政务方面的人手紧跟而上。
立刻展开土地改革政策。
把土地分配给普通老百姓,并鼓励大家开垦荒地。
接着又推广高产的土豆,红薯,玉米,南瓜等粮食作物。
加上明末红军的军纪严明。
从来不会欺压普通的老百姓。
并且军饷是足额按时发放的。
都不用去怎么费力宣传。
就有无数的人主动报名参加。
明末红军再次大扩编,直接扩编成了5个师,每个师下辖三个旅,每个旅下辖三个团。
一个师就是上万人。
张老三担任近卫师的师长,袁老二是第一师的师长。
第二师的师长是王老四,第三师的师长赵大山,第四师的师长李嗣兴。
除了4个野战师和近卫师之外。
还有一个后勤师,后勤师由郎中世家出身的马德彪担任师长。
马德彪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医院。
李云龙就提拔了做事认真的张恒,担任后勤师的副师长。
后勤师的人员基本上都是俘虏。
按照李云龙的本意。
是想要把那些俘虏全部都给刀了。
毕竟刀了的敌人才是功勋点呀!
可是仅凭保山和大理两个府,想要养活5万大军实在太艰难了。
可以说是有三分之一的青壮。
都已经加入了明末红军。
这就导致了劳动力严重不足。
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自然就没有办法开荒,没有力量去新修水利和道路桥梁。
于是没有办法的李云龙。
只能同意了手下人提出的建议。
那就是用那些俘虏组建成一个后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