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来的时候,李叔说起小时候她在巷子口逗猫,有个长得很好看的大哥哥和她一起玩,说等她长大了要带她走。
“他还说要娶你呢,然后你摘了朵茉莉花送给他,说什么要回去问过你妈妈。”
李叔说这是小时候的霍煊告诉他的,还感慨一句也不知道那小伙子现在在哪了。
霍煊轻笑,她小时候还是个挺调皮的孩子,后来知道了妈妈的难处就变乖了。
可是她再乖,也没有留下妈妈。
小时候的记忆有些模糊了,重要的事情都记不太清,何况这些不重要的人和事。
如果真有这么一个人,莫名其妙的,她为什么要嫁给他。
就像江谨桓,再来一次,她才不要喜欢他呢。
这条小巷子是她和妈妈曾经一起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她刚呱呱落地后没多久就搬到了这里,几乎有记忆的时光都在这里度过,小却温馨的院子是她的童年回忆。
她不知道她爸爸是谁,生下来的记忆就在小巷子里,她在巷子口的小学和初中念书,那时候她每天负责接弟弟放学,妈妈在巷尾的剧团打杂加演戏,她妈妈是个很有天赋的演员,如果不是带了两个拖油瓶的话,应该可以走很远的。
霍煊想起妈妈,记忆就欢快起来。
妈妈声音很好听,如黄鹂一般婉转动人,即使因为声带受到了一定的损伤带了点沙哑,也不影响她的声音美感,她唱歌也好听,还会唱她至今没学会的戏,小孩子听不懂咿咿呀呀的唱腔她妈妈就喜欢唱儿歌哄她,邻居们都说她小时候调皮,只要妈妈一唱歌就好了。
“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
可她居然对这些事一点印象都没有了,那么温馨的记忆她都忘记了,想起只剩下头痛。
路过高阿婆家院子,茉莉开得浓烈,小时候她总喜欢去摘茉莉,高阿婆劝说无解,就跟她约法三章,只要她乖,就可以每天去摘一朵月季,然后她就抱着那一朵茉莉花去剧团接妈妈下班,剧团的阿姨就笑她,说她摘下一朵茉莉花送给亲爱的妈妈。
她提着东西走进老屋,这里没人住也就没上锁,院子里曾经也种满了茉莉,可惜都枯萎了。
她就生在茉莉绽放的季节。
风拂过小巷,带来童年的花香。
门前的树上总是飞着鸟雀,她学着妈妈那样和小鸟交流,啾啾啾啾,就好像让时光倒流回了以前。
放下买来的分给邻居们的东西,她拿起架子上的抹布开始打扫屋子,发现角落里干涸的颜料,妈妈曾经也喜欢画画呢,后来为了两个孩子为了生计沧桑奔波,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子,被困住了一生。
碗橱柜子里摆着几个塑料瓶,霍煊顺手拿起来,这是一个挺出名的牌子“以爱之名”出品的一系列果汁饮料,这个牌子前两年被江睿收购了,江谨桓在商务谈判的时候被对方送了一箱子这个饮料,他又不爱喝饮料,就转送给了霍煊。
合作商送他的是“以爱之名”最着名的百家姓系列果汁饮料,包装上印了霍煊的霍字,还有八国语言的表白话术,霍煊也是一时心动,就把塑料瓶子给藏了起来。
她偷偷猜测,江谨桓送她这个饮料,是不是也有一些喜欢她?
可是江谨桓却说这是合作商送的,丢了也浪费,才送给她。
任凭谁听了这种话都会有些难过,霍煊也不例外,但也觉得不能浪费食物。
当时她不知道里面有芒果果肉,喝了一口就发现了不对劲。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江谨桓就通知她说里面是芒果汁,让她别喝。
霍煊当时也傲娇,说她才不要喝他给的东西,早就扔掉了,却偷偷把饮料给倒掉了,然后把塑料瓶藏到了这里。
这里藏着她不为人知的小心思。
全部弄好已经要中午了,肚子有点饿,她却托腮坐在桌前。
小时候的霍煊就在这张八仙桌上写作业,弟弟在旁边玩,有的时候弟弟会闹姐姐,姐弟俩时常鸡飞蛋打。
邻居高阿婆过来照看他们,就说是洋娃娃姐弟又在打闹了。
她和弟弟可是巷子里有名的漂亮孩子呢。
妈妈在剧团要很晚回家,就算回来了也会熬夜绣一些东西卖给别人贴补家用,后来就熬伤了眼睛。
她经常很饿,隔壁门的高阿婆会送自己包的馄饨给他们吃,霍煊煮馄饨放猪油就是和高阿婆学的。
有一阵子一直下雨,巷子里此起彼伏的“落雨了”的叫声,她去收衣服,因为年纪小拿不了晾衣杆,高阿婆就过来帮忙收,她像亲奶奶一样照顾他们姐弟。
她成绩一直很好,这跟妈妈也喜欢看书有关,妈妈的箱子里还压了些她看不懂的晦涩古籍,所以成绩好妈妈也很放心她,后来她知道妈妈赚钱很累,每天抓紧时间做完作业,关照弟弟不许乱跑,然后就到巷子旁边的烧烤摊帮工,烧烤摊的李叔是巷子里的居民,串了几十年的烧烤,给她的佣金不小,也对小姑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偶尔她回家复习都算全勤。
妈妈不希望她小小年纪就去辛苦,但劝不动这孩子,只能在晚上回家的时候抱着她掉眼泪,说对不起我们囡囡,我们囡囡不应该过这种日子的……
她十二岁那年,那天好像是高考结束,来了好多吃烧烤的年轻人,她忙的很累,妈妈一整晚在剧团没回家,她在烧烤摊忙到关门,回到家屋里还是黑的,弟弟说家里没电了,一个人窝在床上害怕的哆嗦。
她安抚了弟弟,又一直心慌感觉好像有事要发生,她一晚上没睡着,第二天听课都没精神,晚上去烧烤摊的时候,李叔说:“你妈妈在剧团出事了,你赶紧去医院!”
乡里乡亲把她送到医院,她妈已经不治身亡,只留下遗言,要女儿好好的,要儿子听姐姐的话。
剧团吊灯砸下来,当场就见了血。
霍煊没了妈,相邻虽然同情她,但没人有能力收养她,她就辗转被送到了孤儿院,隔壁的高阿婆和李叔他们经常凑钱来看她,可他们也是普通人。
霍煊初中都没来得及读完,就想着人生没了妈妈大概就是这样了。
弟弟被好心人收养,之后改了名。
霍煊留在孤儿院,不知道有没有出头之日。
可是正好有个有钱人来孤儿院做慈善,不知怎的一眼看上她,一问她居然姓霍,立刻决定收养她。
后来她才知道,本地建材商霍争鸣,收养她不过是为了博取美名。
但她自此有了个“家”。
但是霍夫人和霍家正牌小姐不待见她,她穿的衣服是破的,书本经常被撕坏,她没有零花钱,却知道了隔壁阿婆得了青光眼需要很多钱治病,然后她就开始勤工俭学。
她妈妈曾经做刺绣伤了眼,那时候大家最淳朴的帮助她们母女,她也得回报别人。
准备跟墨淮出国那段时间,是她人生最快乐的时候,她跑到妈妈的墓碑边告诉她,她就要飞往自由了,可是江家的联姻砸下来,她又被留在了原地。
邻居高阿婆的手术很成功,她是孤寡老人,手术费都是霍煊付的,那是她唯一一次拿了别人的钱。
江家给的聘礼都在霍争鸣那里,甚至江家为了表示诚意,都没有要霍家的嫁妆,实际上霍家也不会给她准备什么嫁妆。
她鼓足勇气要了三万块的彩礼,换来了霍夫人的一个巴掌骂她是白眼狼。分明江家都给了霍争鸣两千万了,她要自己的彩礼怎么就成了过错。
霍煊托着脑袋,想,以后日子会更好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