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村人没事就在一起唠嗑唠嗑,倒也挺热闹的。
沈玉兰一家,这段时间豆腐坊那边没有开工,所以都闲在家里。
不过沈玉兰也不觉得无聊,一家人在一起的气氛还是很温馨的。
沈玉兰还给家里的孩子们特意的整点儿好吃的。
没想到王煜在年初三的时候,竟然上门,来给他们家拜年了。
沈玉兰没想到人家会过来。
不过既然来了,沈玉兰自然热情的招待着。
王煜也很喜欢沈玉兰家饭菜的口味,更喜欢他们家的氛围,热热闹闹的,多好。
他家就是冷清了一些!
想着王煜来她家拜年了,年初四,沈玉兰也过去了王家,给王老拜年。
另外,沈玉兰还带着周敬礼和周敬智给他们的夫子拜了年。
毕竟是恩师,往后还指望人家传道授业,大过年的拜个年也是应当的。
年初五在家休息了一天,年初六这边,沈玉兰家的豆腐坊又开始重新开工了。
员工们在家休息了十天,差不多也休息够了,早就等着豆腐坊开工。
周敬仁年前受伤,休养了很久,所以年后复工的时候,就坚持着一定要去上工,可不愿意在家歇着了。
陶春强这边,也表示跟着一起去豆腐坊上工。
毕竟他们一家都住在沈玉兰家,总不好免费吃住,必须得帮着干点活儿才行。
沈玉兰也不拦着,知道如果不让陶家人做点什么,他们反而心里不舒服。
豆腐坊重新开工,生活就忙起来了。
开工第一天,沈玉兰还给工人们一人发了八十八文钱的开工红包。
豆腐坊的员工们都没想到,年前豆腐坊发了年货,年后还有开工红包。
他们找了一个这样的地方干活儿,还真是走了狗屎运。
除了沈玉兰这儿,估计再也找不到一个比这更好的地方了。
陶父陶母这边,看着儿子去豆腐坊上工了,便询问沈玉兰,他们要不要跟着一起帮帮忙。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如果能帮着沈玉兰做点事,也能让他们有点儿成就感。
沈玉兰却表示不用,豆腐坊那边人手够了。
要是年前还有点忙,年后没有那么多的订单,完全能忙得开。
陶父陶母见帮不到亲家什么忙,反而有点儿小失落。
沈玉兰自然看出来了他们失落的神情,便安慰道,“春花爹,春花娘,虽然我豆腐坊那边不需要人手,不过我还有一门生意需要做,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帮帮忙,咱们一起合伙。
你们出人工,我出技术,到时候挣钱了,咱们平分。”
沈玉兰知道陶父陶母在她家里住的不自在。
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他们家的条件虽然不错,可是住在别人的屋檐下,总归是拘束不自在的。
谁不想能有自己的一个家?
可如今陶家这样的条件,即便是落户来了清水村,清水村给他们分宅基地,他们家依旧没钱盖屋子,没钱置办。
沈玉兰倒是不介意支援他们一些,可是也知道,她就算支援了,人家不一定愿意接受。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沈玉兰看出来了,陶家一家人都很老实本分,不是那种爱占人便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