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喜欢一个聪明孩子呢。
李世民步伐轻快走到她身边,脸上洋溢笑容。
“观音婢,忙什么呢?”
长孙皇后一身素白袍子,打扮得干净利落。
捏着笔管,从容将最后一个字写完,微笑回应:“二郎,什么事这么高兴?”
“观音婢,你信不信这个世上有天才?”
长孙皇后拧眉,“二郎,什么意思?”
眉头舒展,难道是冲儿的表现。
皇后眉头舒展,微笑道:“二郎,冲儿这孩子打小就聪慧,我哥家的孩子就属他最聪慧。”
李世民表情古怪看他一眼,“观音婢,冲儿表现尚可。刚才这些孩子的表现给我印象最深刻其实是你的弟弟。”
皇后的皇后的思绪像是突然被打断一样。有些反应不过来。
我的弟弟。我哪来的弟弟啊?
李世民忽然叹了一口气,这难道就是所谓的亲情吗?
即使是观音婢。在面对血缘时也不能免俗。
皇后愣了一下,讶异道:“是老六。”
“他,莫非是得罪二郎?二郎知道我那弟弟向来混账,二郎你多担待些。”
“没有……”李世民打断她,“冲儿文采、思路不错,但总是少了实际,到底是年纪小,对时局掌控,而无逸却更加孟浪,说的事,更让人无语。”
“但让我惊叹的是,无逸的字,不错,真不错。”
李世民从王德手中拿出一张试卷递给皇后。
皇后有些纳闷。
陛下为何对六弟称呼那般亲切,还无逸。
先前也没见二郎关心六弟。
他从小就喜欢玩,哪有闲心练字,字能写到好哪里去?
皇后接过纸张一扫,顿时愣住。
“这字,雄秀端庄,结字由现在时下流行瘦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
“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 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筋骨。”
皇后想到自己平日里也练习,花费不少时间,也没到形成自己风格的特点,不觉有些吃味。
这就像一个差生,你天天见他玩,自己则天天刷题练习、更改错题,在模拟考中,自己只拿得良好成绩,而对方冷不丁直接登顶。
不信。
有些怀疑。
“不可能……绝不可能。”
皇后摇头。
“写成这种风格,非数十年苦工不可,六弟有时间就去喝酒、吃肉、秦楼楚馆厮混,他哪有时间,他就是一个大忙人。哪里能挤出来时间写字。”
李世民轻笑。
“观音婢,所以我才说,是不是有天才,一顿悟,生而知之。”
皇后蹙眉,“不知道,也许吧,我和六弟一年也见不上几面,只有过年祭祖,才能见一面,他混账太长时间,家里人已经不对他抱有什么希望。”
“不抱有期待,才不会失望。”
皇后淡淡道:“二郎,与你直说,我不喜欢他,爹在世的时候,就最喜欢他,家里几位大哥,还有我都不明白,一个捡来的孩子,为何能吸引爹大部分疼爱。”
“大家都互相看不对眼,这么多年,关系早就淡了。”
李世民有些好奇。
“岳父有没有说,那孩子是从哪里捡来的?”
我和陈兄相交于微末,陈兄满腹经纶、偏偏喜欢研究佛法,十余年前,前往天竺求取佛经。
“不知道,爹没说,只说他与长孙家有缘,曾找李淳风算过一卦,谶语是这么说的,或可化解长孙家危难,保存长孙家血脉。”
“反正神神叨叨,我那时年龄还少,也不懂,我爹也不知道中了什么邪,耗费心血、请名师教导文试,请武师教习武道。”
“可惜,一点读书天赋都没有。”
这些话说出来,李世民更觉得古怪。
李淳风那道人,他略有了解,神神叨叨。
但此人偶尔会说出几句天机,还有回应。
让人不得不信服。
有观音婢这番佐证,朕越发有把握,长孙无逸可能是陈兄遗腹子几率大一些。
抛去这些,李世民什么都不信,只信一个,太像了。
长相太相近。
奇。
李世民道:“确实有大唐气象,我让他去国子监当一个典学,教教书法,也没算埋没他的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