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人至少自己会。
每个人都在活着, 却未必道怎样像个人一样活着。
审视个问题的时候,齐奕发现自己活并不算好。
如果有个孩子,绝不希望有着像一样的人生。
也许在世俗人眼中, 是成功的、优秀的、甚至是梦寐以求的,但回望自己之前的三十余年,齐奕看到的只有空洞乏味。
没有一个欢乐的童年,因为父母早亡。
没有一个推心置腹的好友, 因为在最该交朋友的年纪忙着半工半读。
工更加没有轻松和闲适,有的只是比之前更加搏命的加班加点……
硬说对自己哪里满意的话,那就是唤醒了齐泠西。
然而也是因为唤醒了齐泠西,失去了人生目标。
做的做到的。
剩下的就是趣。
三十二岁的齐奕,在《现实世界》落成那一刻, 到了许久前看到的一个理——
从基因的角度来看, 人其实只该活到三十六岁。
十八岁生下孩子, 再用十八年把养育成人,尽到责任就该离开。
当然基因只延续自己, 人却为自己而活。
以人们不断试图延长自己的寿命, 休止的幻着永生。
齐奕对永生没兴趣,时厌恶衰老,以曾过……
嗯,距离三十六岁还有四年。
不急。
齐泠西虽然“诞生”晚,但成长很快。
并不需用十八年来成为一个人。
齐奕是个做什么事都有章程的人, 现在最大的目的是让齐泠西成为一个人, 那就定下各样指标——理解中的指标。
怎样算是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