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六月,索尼病故,七月,孝庄决定让康熙帝亲政理事,但仍强调康熙帝虽然已经亲政理事了,但是剩下的三位大臣还要继续辅政。】
【康熙帝已经亲政理事,几位大臣的权力就真的只能是辅佐这个作用了,也就意味着权利中心的重新洗牌,康熙帝作为这个国家的主人,自然要把他们手里的权利收回去一部分。】
【实际上,鳌拜并不愿放弃手里的大权,他表面上赞同康熙亲政,但是他排斥异己,结党谋私,不顾康熙帝反对,害死了苏克萨哈。】
【至此,原先的四大辅政大臣变成了两个,他鳌拜和遏必隆两人。】
【在随后的历法之争中,鳌拜、遏必隆两人支持一些官员兴起大狱,将制订《时宪历》的汤若望等人逮捕审讯,判决他们凌迟处死。】
【那个时候,恰好遇上了地震,宫里因此失火。】
【在古代,人们都会把一些自然灾害当做是上天的示警。】
【所以,孝庄借此地震的机会亲自出面处理汤若望的这件事。】
【她把鳌拜、遏必隆两人喊过来,说汤若望是顺治帝时候的有功之臣,二十年来没有犯过什么过错,你们想要他死,太过分了,必须马上放了他们,以应对上天的示警。】
【康熙八年五月,康熙帝下令逮捕鳌拜这个权臣,开始全面亲政。 】
【康熙帝八岁丧父,十一岁丧母,布木布泰便直接负起养育的责任,倾注心血,把他教育成人,教他如何做人,怎样为政】
【作为养育在孝庄膝下的孙儿,康熙从小就收到了孝庄的影响。】
【因为孝庄喜欢阅读历史的缘故,康熙也从小就喜欢读书学习,且这个优良的嗜好陪伴了他一辈子。】
【康熙他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一捧起书本,几乎忘掉一切。】
【康熙帝的保姆怕他年龄太小,不分昼夜废寝忘食的读书会伤了身体,所有她不止一次将书藏起,希望能使他休息一下。】
【但康熙帝只要发现了,便立刻要回来,继续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康熙帝刚刚继位的时候,孝庄当着众臣的面,问康熙帝,现在他是天下之主了,有什么打算?】
【康熙帝的回答是:他没有其他的想要的,只希望天下安定,百姓们也安居乐业,一起享受天下太平而已。】
【康熙帝自己说出来的话,他始终铭记在心,即使独处的时候,也不敢有半分的违背。】
【孝庄还要求康熙帝治国必先修己,要他努力学习儒家经典。】
【孝庄对康熙帝的精心培育,给予其思想上极其重大的影响,也是她帮助和推动康熙帝去完成一代伟业。】
此时的大秦秦始皇位面,淳于越高兴非常,当然,除了他之外,其他的儒家人也非常高兴。
看神迹里说的什么?
后世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康熙,读的也是他们儒家的书,学习的也是他们儒家的思想,未来,他们儒家势必大兴。
反观其他人,比如法家的李斯,脸色就不是那么好了。
作为法家三大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思想、为了维护封建帝制、迎合秦始皇的专权想法、维护统治。
同时他也是法家的最完全的执行者。
为了宣扬法家的治国思想和理念,完成自己的抱负,他好不容易才爬到秦国丞相的位置。且他反对淳于越分封子弟的思想,主张禁私学、废《诗》、《书》、六国史记及“百家语”。
其中的《诗》、《书》乃是六部儒家经典之二,由此可见,他是多么的不希望儒家兴起。
淳于越高兴的看了一眼他的神色,看到他如此憋屈之后,脸上的笑容更大了。
李斯和淳于越一开始还是一对好兄弟来着,只是因为政见的不同,开始了针锋相对,直到现在,还是互看不顺眼。
同时,淳于越也想到了还被关着的扶苏公子,他斟酌片刻,拱手对秦始皇说道:“陛下,神迹里预示了儒家的大兴,且能作为帝王的学习典籍,也就意味着儒家的思想主张更加的符合治国的需求。”
他看了一眼秦始皇的神色,发现没有什么不妥的,又接着说道:“扶苏公子一直跟着我学习,学习的也是我儒家的典籍。”
“陛下,公子扶苏他为人宽仁,断不可施行暴政的。”
“臣斗胆,神迹里说的秦二世一一定不会是扶苏公子,还请陛下重新定夺。”
坐在上面的秦始皇不说话,没有反对淳于越的话,也没同意把扶苏放出来。
在淳于越身上的冷汗都要下来的时候,他才开了尊口:“那便把他放出来。”
淳于越对着秦始皇恭敬的一拜。
淳于越以为是自己的劝说起了作用,实际上,扶苏作为秦始皇的长子,即使他没有立储的打算,但公子扶苏在他这里并不是没有任何的存在感。
秦始皇是知道扶苏的性格的,他老老实实的跟在淳于越身边学习,学的便也是儒家“五常”的“仁义礼智信”那一套。
所以他的心里是知道扶苏大概率不会施行暴政,只是当时被一时间气昏了头,才做下了如此错误的决定来。
也是秦二世而亡的这个消息太过震撼了,他为了统一六国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努力了那么多,结果神迹告诉他,大秦二世就亡国了。
纵使他再是冷静,猛然间也有点接受不了这个消息,这才把倒霉的扶苏给关了起来。
最主要的是,他做不出来朝令夕改的事情来,这段时间,也没人来给扶苏求个情,也没人给他台阶下,扶苏就那么一直被关着。
好在淳于越机灵,接着神迹里的儒家说事情,给扶苏求情。
秦始皇赞许的看了一眼淳于越,再怎么说,扶苏也是他的长子,虽然扶苏的性格他不是很喜欢,但那也是亲生的不是?
他对敌人心狠手辣,那是因为敌人是敌人,不代表他对自己人也要如此,能不杀扶苏,他也不想杀。
扶苏被放出来还被人妥善的送回自己住的宫殿的时候,他还有些不可置信,他亡了大秦,做了这么大的错事,今日活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