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要说的是吕雉因病驾崩的事情。】
【在高后八年,吕雉生病了而且颇为严重重,但是她临终前仍没有忘记巩固吕氏的天下。】
【在她病危的时候,她还下令任命自己的侄子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产统领南军。】
【还和他们说,刘邦和大臣们有过约定,只要不是刘氏宗族称王的,可以对他们群起而诛之。现在她封了不少吕家人做王,刘家人和朝中的大臣一定都恨死他们了。】
【现在她吕雉就快要死了,皇帝又年轻,大臣们可能会发生兵变,所以叫吕禄和吕产牢牢的掌握住手里的军队,守卫宫殿,不要离开皇宫,不要被人抓住了。】
【八月一日这一天,吕雉病死,与刘邦合葬长陵。】
【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对吕后死因的描述都是“病犬祸而崩”。】
【意思就是说因为吕雉杀了刘如意不算,还用那样残忍的手段杀害了刘如意的母亲戚夫人,刘如意死了之后变成了鬼,且对吕雉下了诅咒。】
【吕雉之所以病入膏肓,是因为刘如意在她行走的路上变成了是个有点像狗的样子,吕后遭受惊吓开始生病,然后因此去世。】
【但实际上,吕雉的死亡原因是不是这个,我们是无法保证的,我们也只能从历史的记录里去寻找答案。】
【毕竟,握笔写史书的也是人,在记录的时候,有可能带着自己对事情的主观感受。】
大汉汉高祖位面,对吕雉恨到不行的人见到吕雉竟然是这样的死法,简直让他们大快人心。
尤其是戚夫人,听到天上的神迹里,吕雉竟然是被自己的儿子吓死的,也算是为她报仇了,她不自觉的笑了出来。
笑的同时,还不忘挑衅的看着吕雉。
原本,戚夫人在知道刘邦驾崩之后,她会被吕雉做成人彘,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也会死在她的手里,那一刻,她的心里是无比的慌乱的。
但是随着神迹的推移,她看到吕雉做的那些事情,公然提拔吕家人,还封他们为王,把刘邦的面子直接扔在地上踩。
作为天下共主的刘邦若是能忍下去这口气,那就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所以,现在的刘邦一定会针对吕雉,他不会再让吕雉有任何的机会起来。
而且,神迹里的太子刘盈,根本就是个懦弱无能的,被吕雉一下就开始纵情深色,不理朝政,这下,刘邦必然会再次提起换太子的事情。
以刘邦对她们母子俩的喜欢,能上位的必然是她儿子刘如意,做太后的也是她戚夫人。
到时候,谁把谁做成人彘还不一定呢。
吕雉自然也看到了她眼里的幸灾乐祸,吕雉嗤笑一声,不过是小人得志罢了。
【吕雉驾崩后,留下了遗诏,赏赐给诸侯们黄金,高达没人有千金,其他的朝臣们也都没有落下。每人都有。同时还大赦天下。】
【吕雉让王吕产担任相国,还让吕禄的女儿做了皇后,可想而知,此时的大汉朝堂上,吕家人具有多大的力量。】
【吕雉掌权的时候,为了自己更好的掌控大汉江山,她培养了一个吕氏外戚集团,而原本的皇室刘姓集团肯定是不服气的。
【吕雉活着的时候,她压得住,但是在她驾崩之后,很快的刘氏皇族集团与吕氏外戚集团就开始了流血斗争。】
【号召响应刘氏皇族的军队纷纷站起来,朝堂外,有齐王刘襄发兵,而在朝堂内,则有陈平、周勃两人响应他们。】
【就在这样的内外之忧的情况下,刘氏诸王杀诸吕,吕氏一族的结局是“无少长皆斩之”,也就是说吕家人无论男女无论长幼都被杀死,直接被灭族。】
【这一场两个权力集团的争斗,以刘氏皇族集团的胜利而告终。】
【吕氏外戚集团被诛灭后,迎来的就是权力的重新洗牌。】
【大臣们认为吕雉所立的后少帝和另外两个刘盈庶子均不是刘盈亲生,以此借口把吕雉立的少帝刘弘先废后杀,并在刘姓皇族选择皇位继承人。】
【因为有着吕雉的前车之鉴,大臣们选皇位继承人的时候,第一考虑的就是其母亲,不能有一个势力强大的娘家。】
【大臣们选来选去,选到了代王刘恒来继承帝位,他便是后来的汉文帝。】
看到这里,所有关心大汉江山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幸好啊幸好。
幸好吕雉死的早,吕氏这个外戚集团还没有到不可撼动的时候,若是吕雉一直活着,她必然会为了手里的权利,继续布置。
同时,诸位刘氏皇族的人也都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吕雉虽然大权在握,但是她没有机会和武则天一样,直接登基为帝。
看到这样的结局,吕雉也罕见的一怔,没想到,她竟然因为以此惊吓就直接一命呜呼了?
同时,她看了一眼戚夫人,其余从他的身上看到刘如意的影子。
难道那个刘如意真的有这么大的本事?真的会报复她?
吕雉立马摇了摇头,神迹里的事情说的都是未来事情,现在的戚夫人和刘如意可都还活得好好的。
不过,神迹里的事情,算是给了她一个大大的警告,她不能坐以待毙了,必须得拿出应对的办法,尤其是现在的刘邦人还好好的。
还没到神迹里说那样病入膏肓的,看到神迹里预言的这些事情,他不可能毫无动作。
陈意的盘点视频还在继续。
【吕雉掌权之后,沿袭了刘邦“与民休息”的国策,治国的思想是“无为而治”。】
【她还鼓励生产,比如她要给孝顺的人发奖励,免除部分人的徭役,来鼓励农民从事生产,又减免百姓的田租,复十五税一。】
【吕雉还修改汉法,主要的表现在“除三族罪,妖言令”、减刑,颁布赎罪法”、制定“戍卒岁更”的制度、除挟书律这四个方面。】
【至于吕雉重用外戚和宦官的事情,前面盘点的时候就说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