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理掷地有声的应了一句,坐下之后心无旁骛,继续奋笔疾书。
左放看着赵公理,又将视线放到整个编辑部,入眼是一片忙碌不堪,他不由得满意的点了点头。
军心可用!
经过八年时间,尤其是在近两年大跨步的发展之下,《南都周末》的销量已经达到了每期160万份之巨,除了官方的那几个大报之外,已经成为广东报刊界数一数二的大报,发行网络覆盖全国各地多个城市。
伴随着这一期《南都周末》的发行和销售,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读者看到了报纸上关于林为民的那篇报道。
关于林为民获得斯特雷加文学奖的报道潮还没有过去,民众们对于这件事本身就有关注,《南都周末》上的报道光看标题就吸引力十足,自然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
在极短的时间内,便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看完报道之后,很多读者不禁皱起了眉头。
这个林为民说话未免也太狂妄了一点,不得诺贝尔文学奖就是奖项的损失,他以为他是谁?
对于这个年代的很多国人来说,诺贝尔奖的权威性已经到了迷信的程度,如果有国人能够获得这样的奖项,那简直就是全体中国人的骄傲,必须永载史册。
这些人看到《南都周末》对林为民的报道文章,心中自然是极其不舒服的,少不了在跟身边人讨论时讨伐一番林为民的狂妄自大。
有自诩掌握话语权的精英分子,还特意给《南都周末》写信,甚至是投书撰文抨击林为民的这种目中无人,在他们看来,这简直就是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大不敬。
不仅是读者,连很多媒体都加入到了批评林为民的行列中。
舆论的威力正在一点一点的发酵,这一期《南都周末》也因为有了这篇文章的关注度,销量再创新高,一跃达到了惊人的220万份。
守在编辑部的左放心怀大悦,当场宣布了瘦高个记者赵公理工资提一级,这个月奖金翻倍的喜讯。
众多同事齐齐围住赵公理,连声对他道着恭喜。
赵公理此时已经被突如其来的幸福给砸晕了,他本能的回应着同事们的恭喜,心中不禁又想起了主编刚才在办公室里和他的谈话。
相比奖金翻倍,工资提一级才是真正的细水长流。
而且在谈话中,主编还对他勉励了一番,因为上期的那篇报道,主编认为他已经具备了首席记者的潜质,鼓励他一定要再接再厉,多写出像这样能够带动报纸销量,引发读者们共鸣和广泛影响力的好文章。
首席记者。
赵公理从毕业起就进入《南都周末》,第一次距离这个记者的最高荣誉如此之近,似乎一切触手可及。
短短几天内的经历让赵公理如同腾云驾雾一般,连走路都感觉脚下是软的。
一篇报道文章,让刊物的总销量一跃增加60万份,这是《南都周末》创刊以来从未有过的巨大跃迁。
别说是《南都周末》了,放眼国内报刊界,除了那些震惊中外的大事件发生时,这样的成绩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凤毛麟角。
有着这样辉煌的成绩打底,赵公理感觉自己的人生似乎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
赵公理不禁心想,拿家喻户晓的名人做文章果然是一条终南捷径。
《南都周末》上的报道给林为民带来了几分困扰,外界的舆论就不说了,基本都是对他一片批评之声,认为他是得了奖之后,飘飘然不知所以完全失去了对文学的敬畏之心。
当天同样去机场采访,如实报道的记者也有不少,但相比《南都周末》的那篇充满挑逗性的博眼球文章,这些立场公正、态度客观的报道反而没什么人关心。
而身边的同事、朋友们也因为看了《南方周末》的报道,对于林为民颇多调侃。
这个年代,国人对于记者和报纸的公信力几乎是盲从的,他们做梦也想不到,本应该客观公正报道新闻的记者和报纸已经逐渐变质,变成靠吃人血馒头的广告告示栏。
面对外界的质疑和批评,林为民并未做过多辩解,只是在身边人调侃他的时候解释两句。
大家听了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现在的记者竟然变成这个样子了?
放在几年前,大家想都不敢想,竟然有记者和报纸敢公然利用报道文章放出这种谣言。
对《南都周末》的报道给自己造成的负面影响,林为民心中自然是痛恨的。
尤其是那天他特地打电话沟通,希望能够私下温和的处理,可《南都周末》的那个主编连一句歉意都欠奉,着实是让林为民怒不可遏。
泥菩萨还有三分火气,这帮无良记者为了博人眼球、增加销量,竟然把主意打到他的头上,真当自己好欺负!
不给他们长长教训,林为民心中这口恶气难出。
前几天吩咐去搜集的《南都周末》这两年的报纸已经被人送过来了,林为民连工作都放在了,专心的在一厚摞《南都周末》的字里行间当中寻找着他需要的蛛丝马迹。
“找到了!”
花了大半天的功夫,看铅字看的头晕眼花,功夫不负有心人,林为民终于找到了他要的东西。
看着报纸上的那篇“雄文”,林为民脸上挂着一丝冷笑。
惊喜不?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