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访谈这个栏目从《巴黎评论》诞生开始就存在,这么多年时间一直都是刊物最受欢迎的栏目,也成了众多米国读者了解诸多作家不可或缺的资料,在欧米文学界享有极高的声望。
克里斯蒂安·萨蒙是《巴黎评论》的编辑兼记者,从业已有十多年的时间,这个访谈节目并非是他一人负责,粗略算一下,他这些年访谈过的文坛名家多达二十多位,可他从来没有见过像林为民这样的作家。
提到那些名声在外的作家,克里斯蒂安·萨蒙对他们的印象有很多,沉默寡言、敏感脆弱、暴躁易怒、尖酸刻薄、幽默诙谐……
提起自己采访过的那些作家,克里斯蒂安·萨蒙有一肚子的槽可以吐。
读者因为有滤镜的原因,总会觉得这些作家多么人品贵重、德高望重,可克里斯蒂安·萨蒙熟悉这群人的德性,自然知道他们其实也是普通人,甚至某些人的人品和性格还达不到人群的平均标准。
跟他采访的那么多的作家比起来,林为民用他的才华和品行征服了身边的所有人,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一直坚持高效的创作,并且积极的参与慈善活动。
克里斯蒂安·萨蒙觉得他在林为民的身上真的看到了理想中那种才华与品德并重的文学家的风采,经过了这么多的采访,他心里不再觉得这种形象是虚假的,反而感觉到越发的真实。
同时,经过了这么多的访问,克里斯蒂安·萨蒙心中对林为民的好奇并没有削弱,反而更加的强烈,他迫切的想更深入的了解林为民的人生和更详尽的创作经历。
首都机场内,克里斯蒂安·萨蒙即将登上返米的飞机,和林为民拥抱过后,他说道:“林,假如未来你要写传记的话,这个任务一定要交给我!”
“我的朋友,我今年才不到三十岁,你这个想法太超前了!”林为民哈哈笑道。
“没关系,我这叫提前预定!”克里斯蒂安·萨蒙轻松道。
“好,没问题!”
“一言为定!”
克里斯蒂安·萨蒙紧紧握住了林为民的手。
送走克里斯蒂安·萨蒙,时间已经来到了十月下旬,燕京的天气一天冷过一天,再过些天就该入冬了。
这天林为民接到了于华打来的电话。
自国立文学院毕业后,于华便回到了之江,先是被调到了《烟雨楼》编辑部当编辑,他的首部长篇《在细雨中呼喊》发表后,在写作上有了拿得出手的长篇作品,于华又被调到了jx市文协,成了一名专业作家,专职写作。
今天于华给林为民打电话,主要是想告诉他一个好消息。
他这个月刚刚分到了一处三十多平的房子,这年头没有什么商品房,职工住房全靠单位分房,于华才调进jx市文学不长时间就分到了房子,对他来说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于华在电话里说起这件事,满是兴奋。
“林老师,你什么时候有时间了到我们这里玩一玩,好长时间不见了,怪想伱的!”于华对林为民发出了热情的邀请。
林为民敷衍道:“有空会去的。”
然后他又问起了的事,于华语气轻快道:“快了快了,写的很顺利。”
这种鬼话林为民肯定不会信,又督促了于华几句。
“知道了,您放心吧,我一定尽快写完。”于华保证了一句,又说道:“林老师,这写完了,你们编辑部是不是应该派个人排取啊?”
编辑部派人取书稿,属于对作家的看重和尊重,这几年逐渐成为作家之间互相攀比的方式。
“你要是不想来燕京的话,编辑部倒是可以派人去取。”
林为民一句话让于华陷入了迟疑,他刚才纯粹是没话找话开个玩笑,林为民回答的认真,他反而犹豫了起来。
作品写完,要送到燕京,这可是个出去浪的好借口,要是编辑部派人来取,他岂不是没机会浪了?
想想都觉得亏得慌,“算了,还是我给你们送吧。”
于华的回答不出林为民的意料,“行了,好好写吧!”
“知道了!”
今天是霜降,傍晚下班时间,外面的天色已经灰蒙蒙的,随着天气渐冷,天色也越来越短。
同事们骑着自行车离开单位,众多自行车当中夹杂着几辆摩托车,不过林为民的黑色大奔仍然是独一份。
驱车回到家中,陶慧敏正在做饭。
自从结婚后,除了去米国的几个月,陶慧敏一直安安稳稳的待在人艺,偶尔有角色了就演一演。
吃饭的时候,陶慧敏犹犹豫豫,似乎有话想说。
“有话就说嘛,憋着不难受?”林为民道。
陶慧敏见状便说道:“为民,有个电视剧找到我,让我演女主角。”
“电视剧?哪个台制作的?”
陶慧敏道:“沪上台,不过在燕京拍。”
林为民知道陶慧敏特意强调电视剧在燕京拍,无非是怕他不同意。
“想接就接嘛。算算去年拍完《红楼梦》,你也闲下来一年了,有这个机会拍拍戏也好。”
陶慧敏欣喜的问道:“你同意我拍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