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刚看着林为民进楼的背影,脑袋不自觉的向楼上望去,心里有一股说不清的情绪在蔓延。
这可是“尚书楼”啊,人家出来进去就跟自家一样。
冯晓刚和林为民初次见面的时候还在夏天,在那不久,他便被分到了城建公司。
燕京城建,甭管是现在还是后世,都是好单位。
可对冯晓刚来说却不是什么好地方,他进了公司被安排在工会打杂,没学历、没专业、没背景,感觉前途一片灰暗。
就这么混了两个多月,冯晓刚实在忍不住了,他不想这辈子就这么浑浑噩噩当个打杂的小兵。
他回想身边能够得着的人物,想到的第一个人选就是林为民。
冯晓刚在部队的时候属于文艺兵,干的是美术设计。想要转行,肯定要干文艺沾边儿的工作。
他想着,夏天时候认识的林为民林老师那在文艺界可是一号人物。
万先生的关门弟子,人艺的编剧,《当代》的副主编,作品改编电视剧火遍全国,还给春晚写小品剧本。
只要能跟林老师搭上关系,跟自己安排个文艺相关的工作,还不是举手之劳?
锁定了林为民这个目标,冯晓刚就想着应该怎么搭上这层关系。
他知道林为民在《当代》工作,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找上门,可那样太生硬了,冯晓刚有一颗七巧玲珑心,绝不想干这样的事。
他家住在三里河三区,隔着一条路就是木樨地1号楼,燕京老百姓口中的“尚书楼”。
冯晓刚知道万先生就住在尚书楼里,所以就把主意打到了这上面。
林老师是万先生的学生,少不了要登门拜访。
所以这段日子,冯晓刚只要一下了班,就跑到木樨地东门门口,找个楼栋口猫着,风雨无阻。
林老师的车他见过,燕京城跑的没多少辆,盯着车就行了。
每天他也不多等,就等下班后的两个小时。他估摸着林老师要来拜会万先生,只能是这个时间。
冯晓刚也知道自己守株待兔这招其实没比直接登门去找人高明多少,但胜在有天时地利配合。
他家离着尚书楼近,这是地利。现在寒冬腊月,天寒地冻,他在这里这么等着,真要是等着了,即便林老师猜到了他的目的,可冲着这份诚意,至少不会有什么恶感,还很有可能博个同情分。
只要能搭上话,一切就好办了。
天可怜的,等了半个月,真就让他给等来了林老师。
刚才搭话一听到林老师说“吃饭就不必了”的时候,冯晓刚心都凉了,好在林老师给面子。
冯晓刚当时心中对林老师充满了感激,在拒绝吃饭之后又说了第二天见面的话,证明林老师必然是一眼就看出了他的心思,可人家还是愿意给个机会。
冯晓刚将目光从楼上的灯光处收回,心中一片火热,对明天的见面期待无比。
林为民已经好长时间没来万先生家蹭饭了,吃完了晚饭,他和万先生坐在沙发上闲聊。
林为民主动和万先生说起了他正在写的,听说他这部要历史题材,万先生有些诧异。
“怎么想起写这类了?这可不是你擅长的领域吧?”
“试试嘛,写的不好就不发表了。”
万先生感慨道:“你这样想是对的。趁着年轻,就应该多拓宽拓宽自己的思路和上限,不能总墨守成规,只写自己擅长的东西。”
聊着聊着,万先生又主动提到了《触不可及》在米国演出的事,之前林为民来时说过演出的情况,万先生关心的是后续。
“还没动静,我也懒得问,等有信儿我告诉您一声。”
万先生点点头,道:“难得作品在米国能够受到欢迎,有机会的话你出去走一走也是好的。”
“看看是哪种邀请吧。要是出版社或者运营公司的邀请,当然可以去。不过要是像现在那些邀请……”
林为民说话的时候蹙起了眉头。
八十年代,中国作家走出去的风头盛行。就比如之前和他通信的程建功,他们受邀到米国去访问。
米国有读者看过他们的作品吗?连发表都没发表过,出版都没出版过,人家为什么邀请,你心里没数吗?
要是官方交流也就罢了,这个年头的邀请很多都是非盈利性机构和组织的邀请,这里面说道可大了。
对于那些欣然受邀前往的同行,他不会去苛责,毕竟刚刚开放,宣传的大方向对于西方国家还是非常友好的,谁不想出去看看外面的花花世界啊!
错过了这个机会,很多人可能一辈子也出不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