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霜意拿着薄被,轻轻盖在了他的身上,然后坐在他身旁,牵着他露在外面的手,静静陪着他。
林闻清在府中养伤又被隆顺帝关了禁闭,自然不能出府去了。但外面的消息,却是一点不差的传了进来。
后面接连几日,大梁朝野动荡不安。
先是三皇子无故缺席早朝,又在礼部顶撞礼部尚书,将一把年纪的柳尚书气晕了过去。
隆顺帝将三皇子打了几板子,关在了皇子府里。
紧接着,隆顺帝因那日的刺杀,旧疾复发,病倒了。经太医诊治,说是中风了,一时半刻应当是不能在理朝政了。
有几名大臣便在此时,推举了一直默默无闻的五皇子暂代朝政。
隆顺帝答应了,又将与匈奴的明珠公主的婚事,安排给了五皇子谢安。
桩桩件件,都在指向最终储位,或许会落在一直名不见经传的五皇子身上,朝中已经开始有大臣站队,拉拢五皇子了。
隆顺帝不再上朝,大梁的一切事宜都交给了五皇子和几名股肱大臣。
原本大家还对这名一直默默无闻的五皇子没什么好印象,可渐渐的五皇子展露出了难得的治国之才,在朝野上下也赢得了不少赞许之声。
又过了几日,大理寺传来消息,说是那日刺杀隆顺帝的刺客中,有一名重伤昏迷之人,被救醒了,交代了一切。
消息传来时,林闻清正靠在陈霜意的肩头喝药。
听到这话,陈霜意的手抖了一下,装着药汁的汤匙没有拿稳,撒了出来。
她急忙用帕子擦拭着林闻清衣领处的药汁。
“是谁?”陈霜意问道。
来回话地小厮立马回复:“是瑞王,但瑞王有没有同党,暂且不知。”
林闻清靠在陈霜意的怀里,对这个答案,似乎并不意外。
小厮退了出去,陈霜意一边喂药,一边问他:“你早就猜到是瑞王了?”
林闻清摇了摇头,其实他也不知道,只不过,金陵城里也就这么几个可以怀疑的对象了,其实并不难猜。
难的,是找到证据。
瑞王府被御林军围住了,但瑞王府众人并未被捉拿下狱,隆顺帝不知在等什么。
第七十九章
刺杀皇帝, 可不是小罪,一旦罪名落实,瑞王府上下, 估计都没有活路了。
但瑞王府自那日被御林军围困之后, 便一直风平浪静,甚至第二日,连御林军也撤离了。
朝廷官员里有一部分敏锐的,已经从这一不寻常的举动中,嗅到了端倪, 猜测隆顺帝要拿瑞王府开刀了。
往日里与瑞王府过从甚密的几位大臣,竟倒戈相向, 搜集了一些瑞王府多年来的罪证, 在早朝上向五皇子谢安弹劾瑞王府。
可瑞王毕竟是隆顺帝亲弟,是五皇子的亲皇叔, 五皇子初初涉政,不敢随意定夺,下了朝便去了陈贵妃宫里将此事禀告给了隆顺帝。
隆顺帝自那日旧疾复发后,便再未见过人, 一直在陈贵妃的宫里休养, 除了太医院的院判,其余人想要见他,都要先通过陈贵妃。
五皇子,也不例外。
他在陈贵妃的殿外跪了一炷香的时间,紧闭的雕花朱门吱呀一声, 从里面打开了。
陈贵妃穿了身宝蓝色蜀锦织花缎面宫装, 许是才伺候完隆顺帝用药,身上染了点药草味。
“陛下睡了, 你有事不妨先同本宫说说,待陛下醒来,本宫代为转达。”陈贵妃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五皇子,端庄大气而不失礼节的朝他笑了笑。
五皇子朝她恭恭敬敬地叩首行礼:“请贵妃娘娘安。”
而后,他慢慢抬起头,朝着陈贵妃身后紧锁的大殿门内看了一眼,眸中晦涩不明,不知在想些什么。
“今日早朝,不少大臣弹劾瑞皇叔,儿臣不知该如何处置此事,故此想向父皇请教一二,不曾想叨扰了父皇休息,这便告退。”
“瑞皇叔之事,还望贵妃娘娘代为转述。”
谢安的话说完,人却没有起身,仍旧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整个人匍匐着半个身子,脑袋叩在青石板地面上,说不出的尊敬虔诚。
甚至说,除了刚刚看向门内的那一眼,正常谈话之间,其余时候,他都是这副模样。
卑谦,恭顺,有礼。
“好。等陛下醒了,本宫会代为转达的。不过,本宫记得,陛下在养伤之前,好似说过,殿下若有何不懂的地方,可向几位内阁大臣询问?”
“殿下,可曾问过他们?”
陈贵妃看向谢安,眸中亦藏着看不清的计较。
听到她这么说,谢安弓着的脊背,弯得更深了。
“回贵妃娘娘的话,儿臣一时心急,将此事忘了。这就去同几位内阁大臣商议。”
说完,他又朝着陈贵妃叩首行礼,而后在陈贵妃的首肯下离开了。
待谢安走后,大殿的门悠悠打开,隆顺帝拿了件春衫长袍,走了出来,披在了陈贵妃的身上。
“近来倒春寒,你怎么不披件外袍再出来?”
陈贵妃没说话,低头浅笑,接过了长衫,披在了身上,而后自然而然地揽住了隆顺帝的胳膊,与他一起往大殿旁的花圃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