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饭,送走了宋二英一家,宋飞就被宋慧敏拉走算账去了。宋飞知道如果不帮着弄完这些账,这大姐绝对能跟自己一天。
于是宋飞再一次化身老师,一边算账一边灌输一些基本的知识给宋慧敏。孙芳和顾佳佳都抱着孩子在一边看。
宋飞一看,干脆让她俩也拉个凳子过来一起听,看来要在家里开个“扫盲班了,宋飞心里想着。
忽然大门口传来敲门声,宋飞几人抬眼看去,门没关啊,咋还一直敲门呢?孙芳此时叫了一声“孙浩,你咋来了?赶紧进来啊!”
原来这孙浩是孙芳的堂弟,只是这孙浩哭着一张脸,就是不进来,宋飞也纳闷,这人啥毛病?孙芳的堂弟,好歹也是亲戚咋还不进门呢?
这时宋大刚和杨秀芹也走出堂屋,见门口有个小年轻,孙芳已经抱着孩子走了出去,杨秀芹就跟在后面也出去了。
让宋飞没想到的是,那孙浩在杨秀芹两人走近后,居然跪在地上先磕了一个头。这下宋飞就更看不懂了。
于是也走过去,准备问问啥情况,刚走到跟前,孙浩站起身对孙芳说道:“芳姐,咱爷爷走了,定了三天后出殡”。
孙芳当时就愣住了,然后眼里顿时留下两行泪来,赶紧把孩子交给杨秀芹,一把抓住孙浩胳膊问道:“啥时候的事,没病没灾的,咋这么突然?”
那孙浩见孙芳一哭,眼泪也跟掉眼泪,哽咽道:“正好好的呢,也没病啥的,吃的喝的也没短过,早上没见起身,进去一看才知道人走了,大爺叔叔他们说应该就是年纪大了,寿终正寝”
说完又对着杨秀芹和刚走过来的宋大刚磕了个头道:”大过年的,给大爷大娘家添麻烦了“,宋大刚赶紧把孙浩拉了起来道:”这有啥,谁没个生老病死,今天就不请你到家里坐了,赶紧去知会其他家吧“
孙浩摸了吧眼泪,跟孙芳打个招呼就骑着车子走了。这下孙芳可就慌了,他也不知道该准备些啥。
杨秀芹抱着孩子道:“别急,还有时间,让你爹去代销点把黄纸和相糖买了,其他供品家里都能准备,吊孝我陪你去,放心”。
听到自家婆婆这么说,孙芳这才慢慢平静下来,接过孩子走回了自己屋,估计一时间还不太能接受亲人过世的消息。
所谓”相糖“,就是用白糖熬制而成的,先把白糖熬化,然后倒进各种模具内,晾凉成型后取出来。
样式也各种各样,有寿星模样的,有宝塔形状的,还有的是公鸡的样子。这边相糖一般不上色,就是白糖的本色。
鲁省有的地方去吊孝和出殡,供品里面大都会有这个,那年月甜食本来就少,等主家出殡过后,这些“相糖“会分给在场的孩子们吃。
有种说法是,吃了香糖会消灾去难。这种在模具中成型的香糖,吃起来有一股甜味,还有一种面面的感觉,还有一种特殊的味道,颜色白里透着淡淡的一丝黄色,也不知道里面被掺了什么东西。
相糖学名应该是叫“飨糖”,当供品有“伏惟尚飨”之意。后来也不知是那个飨字难写,还是因为本地口音被叫白了,就叫成了“相糖”。小孩子去抢相糖吃,应该还隐含封侯拜相之意。
之所以说预订“相糖”,是因为这玩意如果提前几天弄出来,放不好就会受潮,轻则变软,重则变形没了样子。办事的头天晚上去取就行。
宋大刚去买东西的功夫,杨秀芹就准备了六样供品,都是准备的双份,过几天出殡去参加葬礼还要带一份去呢。还好是过年的时节,准备的东西都是现成的。鞭炮也不用去买,宋飞买的还剩不少呢,随便拿一盘就行。
等黄纸和相糖买回来后,宋大刚对孙芳道:“吊孝你就不用去了,让你打个二哥跟着就行,三天后出殡你和老三都要跟着去,一些规矩你们也要学起来了”
这种事宋飞当然没啥意见,前世除了读书就是外出工作,在这方面他还真没啥经验,是需要学习一下的。
于是宋飞自告奋勇的要当“临时保姆”,宋圣斌就交给了他带。不满一岁的孩子最好不要跟着去吊孝,出殡之类的。老话说孩子小,容易招不干净的东西。
宋飞虽然不信这些,但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他还是不要破坏的好。宋飞本来以为以他前世带女儿的经验,带个小屁孩还不简单?
事实是,他高估自己了,小家伙一会儿哭一会儿闹,顾佳佳听到宋沈斌哭闹,出来看了一下,然后接过去回屋给喂了奶,这才不哭了。
谁知道喂完奶后,宋飞接过去还不到半小时,又开始哇哇哭。不是尿了就是拉了,这年月的襁褓他还真不太会换,这本来也不是他的强项。宋慧敏也不会,宋慧云更白扯,让她捣乱倒是行。
那小被子包成个蜡烛模样,绳子捆不好一会儿就散架,他真搞不来,直接扔给二嫂顾佳佳看着吧。在顾佳佳的调笑声中,宋飞一溜烟跑去了养殖场。
宋飞到养殖场和饲料厂转了一圈,一直到晚上快饭点的时候,估摸着宋大刚他们吊孝应该回来了,这才回了家。
到家后,果然看到孙芳红着眼睛在哄孩子,宋飞对孙芳不好意思道:“你家宝贝儿子太会闹腾,实在是看不来”
孙芳勉强笑了笑,杨秀芹在一旁捶了宋飞一下道:“你小时候比圣斌还能闹腾呢,知道带孩子不易了吧?”
宋飞听得一缩脖子,这个锅算是背定了。晚饭后宋大刚把宋飞和宋援朝叫到跟前,和他哥俩说一下参加“出殡”的注意事项。
在老宋同志的教导下,宋飞他俩慢慢知道了一些出殡的规矩。其实“百事”的规矩各地都有不同,神州面积大了,十里不同俗的事常有。
在当地有老人去世,就要去两次,一次是接到“报丧”的信儿后,当天去“吊孝”,也叫“吊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