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春听到家里买了那么多的红薯,也是诧异的看了他一眼。
“小乐,你怎么想起来让你哥挖地窖存地瓜的,是不是谁和你说了什么啊?”
他可不信为了省钱,买这么多的地瓜。
那玩意就算是农村的,吃多了也不舒服,吃多了烧心的很。
杨小乐耸耸肩:“其实这没什么奇怪的,学校广播不是天天都传达上面的精神指示嘛!还有就是一些喜讯。咱们以前都是农村土里刨食的人,虽然我很少下地,但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啊!这粮食丰收靠的是什么?粮种、水、天气,这些都是靠天收,唯一能改变的就是化肥和农药。咱们的工业基础薄弱,化肥的产量一直上不去。那你说这产量为什么那么多……?反正我是不能理解。”
也是时候透露出来一些自己的见解了,聪明不光是在生活上。
没有说援助亚非拉。
没有说国外的订单。
也同样没有说之前炼和食堂的事情。
光这些就已经足够了。
听完这话,杨广春心里一阵的动容。
是啊,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自己就没有想到呢!
杨小乐看到对方的表情,大概明白他心里的想法。
不是这些人都没想到,而是想到过,怀疑过。
但是被这一波接着一波的报纸、广播宣传给感染了,让他们心里已经相信,而且有信心了。
杨广春看着面前的杨小乐,感觉这孩子有灵性,如果好好教导将来是一个好的苗子。
不行,得和杨广志谈一下。
不能让这孩子以后走上了歪路。
杨广志想到了什么,回到了屋里,拿了两只风干野鸡和两只风干兔子,还有一条腌制的大青鱼。
“哥,这个一会你们走的时候带回去,给嫂子补补。”
一边说,一边装面袋子里。
看到这个,杨广春惊讶了一下:“你这……你哪里来的这些东西啊?上次你不是带了一只野鸡和兔子了吗?”
随后看向了杨小乐:“这些不会都是你抓的吧?”
杨小乐自然是点了点头:“嗯,是啊!大伯,您老可别说我又挖墙角了啊!”
听到这话,杨广春上下打量了一下他。
他们以前在北朝那边待过,不是没打过野鸡和野兔,但是这些东西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抓。
“你小子可以啊!你身体不是不好嘛?怎么就学会打猎的啊!”
随后对着杨广志说道:“行了,带一只鸡就好了,其他留着给孩子吃吧!我们有定量够吃。”
老爹没有搭理他,一边装一边笑道:“没事,家里没了让小乐再去抓。”
杨小乐翻了翻白眼,这玩意是那么好抓的吗?
要不是有空间,一个月能抓到一只那都是幸运的事情了,没看大院里的其他孩子也是经常跑出去,有带东西回来吗?
不过他没有反驳,而是回答了刚刚杨广春的话:“大伯,这就是上学的好处啊!我喜欢看一些书,以前在我老师那里看过一些木匠和竹匠的书,在上面学的。”
反正解释不了的东西都是从书上看的。
毕竟这年代老一辈认识字的都没有多少。
杨广春轻轻颔首,对着杨广志说道:“广志,让孩子读书这是对的,以后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他上大学,这孩子是一个好苗子。将来考上大学的可能性很大。”
杨小乐也是一阵的诧异,大伯难得这么公开的夸奖他。
“那肯定的啊!”
听到这话,杨广志一阵的得意。
家里要是能出个大学生,那都是祖坟里冒青烟了,这时候大学生可是属于高级知识分子。
杨小乐在旁边看着,见钱红英的注意力不在聊天中。
估计是今天检查以后心情不是很好。
脑子里在琢磨着,有机会给她弄点井水喝一喝,毕竟这个年轻的大娘,给他的感觉其实还是很不错的。
就是怎么给她,这是一个问题。
井水的事情还是不能暴露的。
几人在那里聊了一会天。
最终大伯还是没有在这里吃午饭,和老爹聊了一会,最后还是离开了。
至于野鸡和兔子,以及咸鱼在两个人的推诿中,还是让大伯给带了回去。
等人走了以后,老爹过去将老娘给换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