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不识大体(1 / 4)

七月新番 / 著

第五小说网 https://www.di05.cc,最快更新 新书最新章节!

也不知是事有凑巧,还是心有灵犀,与长安音讯不通的徐州彭城,称帝前夕的吴王刘秀,竟也晓有兴致地与人议论起“新何以亡”的大命题来。

但相比于第五伦谋划已久,一环扣一环的舆情调查,刘秀这份过新之思,只是因为他在彭城遇到了一个人。

“孤当年身在太学,早闻桓公之名,不曾想桓公竟避乱于淮南,若非桓公族侄桓春卿为议郎,告知于孤,孤险些就要与大才失之交臂了。”

能让刘秀如此礼贤下士的,便是大名士桓谭,桓谭在老家沛郡被赤眉俘虏,沦为牛吏,又因病与弟子刘盆子等人分离,留在淮北,幸亏有同行的儒生拼死帮他,设法渡过淮河,进入刘秀控制的淮南。

桓谭就这样辗转于江淮之间,病养了一年多才稍稍好转,等能自己走动了,他听说第五伦已称帝,横扫北方,寻思着去投奔,却在渡淮时遇上了逃难到此处的族人,同属于龙亢桓氏的族侄桓荣,他年纪小小,却已经投奔刘秀,做了一个“议郎”,兼着县令的活。

于是桓谭便没法隐匿身份北归,而被侄儿一封上奏叫刘秀知晓,被刘秀请到彭城,成了座上宾。

桓谭见识广博,且与第五伦关系莫逆,这是他被刘秀重视的主要原因,但刘秀给桓谭的第一印象亦极好比桓谭初见第五伦评价其为“乡里之士”可高了去!

本以为刘秀以昆阳之战起家,又是南阳土豪,为人或许武断倨傲,岂料一见面,却是彬彬有礼的儒王之相。他不仅对五经略通大义,即便在这天下未定之时,亦手不释卷,每到一处,都投戈讲艺,息马论道,博得士人喜爱。

才一个照面,稍稍对谈后,桓谭就在心里暗暗颔首:“若论经学博览,政事文辩,伯鱼虽是扬子云之徒,然尚不如刘文叔也。”

桓谭看向自己的族侄桓荣,他才十七八岁,跪坐在旁,看向刘秀的目光中,满是景仰,也难怪这小儿曹对刘秀如此倾心,非要拽着自己来见,确实不俗。

更让人惊奇的是,刘秀见了桓谭,没有因为他见过公孙述,且与第五伦相善,就问自己与他们孰优孰劣,反而问起他一个问题。

“近日孤常常在想一事,昔日王莽本已篡位成功,形势大好,何以短短十五年内,便失天下?桓公在朝中多年,常能谒见王莽,但又孤傲不群,想必早见新莽土崩征兆,还望指教。”

问新朝政治得失,这意味着刘秀刚结束大战,就开始寻思治国之事,要矫前朝之过了。也难怪,彭城才遭大乱,如今刘秀竟已着手恢复生产,粟麦来不及种,豆子却得撒上,其部曲虽然多有劫掠之事,但总体上还在刘秀控制之下,且官员都衣冠整洁,颇有前汉威仪,将一些遗老感动得稀里哗啦。

但不包括桓谭,他是狂士,一向吃软不吃硬,既然刘秀如此谦逊,也不吝赐教。

然而桓谭一开口,却不贬王莽,反而夸起那老头子来。

“王翁有三个过绝世人之处。”

桓谭在王莽禅代前,也是他的崇拜者之一,鞍前马后做了不少事,对王莽的风采记忆犹新。

“他的智慧,足以掩饰自己犯下的过失。”

“他颇有辩才,辩起经来,能够穷诘名士,让人心服。”

“他的威风,更能震惧群下。”

说到这,桓谭却一声叹,可在安汉公不再满足于做摄皇帝后,一切就变了。

“故而王莽手下群臣,无人能,也无人敢反驳其胡思乱想,更不敢干犯匡谏,至于新莽卒致败亡,是因为王翁不知大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相关阅读: 新书甲醛新书外面的塑料膜叫什么新书味道大怎么处理新书回收新书有一股刺鼻的味道

相关推荐: 冥王出狱替身夫人她得豪门真宠爱综影视之反派也是要过日子的逼她替嫁?福运全被真千金带走啦都市神医:开局九张婚书替嫁入宫,上将军拿捏高冷女帝养绿茶的孙子?我重生后让你绝户叶楚月夜墨寒混沌塔道界天下快穿:拯救那个反派小可怜星际小辣椒穿越七零,干就完了!北宋小丫鬟帝少小妻又闯祸了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官道之绝对权力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重生1960,我在山沟里攒下万亩良田DNF:我的仓库能无限复制女主挖我灵根?我直接飞升成仙!综影视:姑娘你别跑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海岛军嫂美又飒,高冷少校领证了京圈太子爷视我如命,一吻成瘾基层崛起,从拒绝女神告白开始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1 第五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简体版 · 繁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