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丽眼神微妙,很有些一言难尽地看着她,没有立即说好,也没有说不好。
陈老太见她这样的表情,眼神略有不悦,但还是堆起一张笑脸:
“小方啊,你也知道的,之前我家小宝调皮捣蛋,就不小心撞到了她,她非要搞出那么大的动静,实在不是个大气的人……”
方丽不是个蠢人,她当年在学校的学习成绩相当优秀,后来参加工作也是各个中翘楚,后来被单位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学的财会专业。
所以,她男人虽然只是个连长,但她依旧还是被委以重任,可以处理家属院代销店的财务。
她几乎一眼就看穿了陈老太的心思,也听懂了她的未尽之言和言外之意。
饶是她再好的修养,此时也不想再听陈老太说下去了。
她适时开口,打断了陈老太的话:
“大婶,这个事情我不好帮忙的,海鱼是苏挽同志下海冒险弄上来的,如果你想换海货,你最好自己去换,我不能代劳。”
开玩笑呢,她确实会跟苏挽换海货。
可是,难道以为自家拿出一点粮食啊糕点啊或者钱啊票的,就以为这个交易就很公平了吗?
不,但凡是跟苏挽去交换的,其实都承了她的人情。
因为她完全可以不换。
要知道下海弄鱼多危险呢?
要是她只是为了自家吃一点,那量只是一点点,可要是还给大家弄,那量就大了,好比今天弄去食堂的四大袋子,这么多的海货,不是勾勾手指就能弄上来的,其中的风险多大?
她心里知道,所以苏挽答应换鱼给她家,她相当感激,这个人情她家承了,以后苏挽或者她家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他们能帮忙的,一定义不容辞。
不光是她这个想法,她家宋连长也这么交代她的。
所以,面对陈老太的理所当然和厚脸皮,方丽敬而远之。
想吃海货?
那就自己去找苏挽换吧。
这边的小插曲,苏挽并不知道,小孙帮着她把东西送到院子里,卸下来以后,又帮着把东西一一放到厨房里。
炊事班的那些人以黄班长和小孙带头,都对苏挽抱有感激的心态,和方丽一样,可不认为拿东西和她交换海货就能两清了,所以,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帮肯定会帮。
小孙推着小推车刚走,苏挽就看见隔壁的大丫带着二丫从门前走过,两人手里都跨着个篮子。
苏挽喊她们:“大丫二丫,你们去哪里?”
这俩小姑娘年纪虽然很小,但是格外的成熟懂事,懂事到叫人心疼。
大丫:“苏阿姨,我们要去割鸡草。”
苏挽讶异:“鸡草? ”
赵招娣此时听见了动静,就从隔壁走了出来,说道:“我们家里人多,吃的也多,我就养了三只鸡。”
这年头,私人大规模养殖是不被允许的,但是农村可以每家养不超过3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