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汽车制造厂是最早跟进的单位。
他们迅速建成了自己的大棚和鱼塘,开始种植蔬菜水果以及养殖水产品。
此外,电视机制造厂也紧随其后,建起了育种大棚和禽畜养殖场。
他们也开办了职业技术学校,开始培养自家的工人技师,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在赵学成的倡导下,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建设“小社会”,实现产业、教育、生活的自我循环。这极大缓解了全国性的粮食紧缺和能源匮乏困境,也培养出大量实用技术人才,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舆论都称赞这是一次划时代的变革。
在确保轧钢厂生产运转正常后,赵学成又来到了军方的研究所。
这次他主要是查看高速截击机的研制进程。
“老师,截击机的总装
研制负责人张博士迎上前来:&34;学成同志,我们正在根据您提供的设计图纸,努力生产各项关键零部件,进展还算顺利。不过生产条件有限,进度还比较缓慢。&34;
赵学成点点头,他明白在60年代的条件下,想要快速生产出这样尖端的飞行装置还是比较困难的。
他查看了一下车间里机床设备,已经全部更换成他最新研制的那一批。
又看到研究人员还在通过手工方法制作一些小型精密部件。
&34;你们先继续现有的生产模式,我这次回去后,会想办法加工一些关键零部件提供给你们,帮助加快进度。&34;赵学成想了想对张博士说。
&34;那真是太感谢了!&34;张博士激动地说,&34;有您解决关键零部件的生产问题,我们的研制速度一定可以提升。&34;
于是,在张博士的协助下,赵学成很快选取了一批重要材料和部件设计图纸,运回自己的工厂进行加工。
他计划用自己较先进的设备,帮助军方快速生产出瓶颈部件。
然后再运给研究所进行最后装配。
通过两地分工协作的模式,高超的截击机研制如火如荼地展开。
……
与此同时,在军部的高层会议上,一项重要决议获得通过——在西北边陲某山地建立一个重要的军事科研基地。
这座基地选址在一处幽深山谷,四周环绕着连绵的高山。
地处隐蔽又交通方便,是进行秘密军事研究的理想之地。
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这里将是开展各种尖端国防科技项目的绝佳场所。
特别是随着赵学成近期频繁研制出彪炳史册的新型军用装备,建立这样一座专属基地势在必行。
以后无论赵学成要研发什么样惊世骇俗的新武器,都可以在这里进行试验和测试,而不用再外送到其他地方。
于是,会后相关部门很快就拨出了资金,开始建设这座重要基地的规划和设施。
选派了最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前往此地,通过大规模的爆破和土方工程,在山谷中造就出一片广阔的平整场地。
然后,各种重要设施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开始规划——
兵器试验场、靶场、风洞试验室、雷达站、发动机试验台、弹药库、地下仓库、地堡、生活区应有尽有。
各类设施采用的是当时最尖端的科技和设备,毫不手软的头等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