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秋听了沉思片刻才道:“那就玉米来三十斤,大米来三十斤,白面同样三十斤,杂粮面一斗吧。”
杂粮面先多买点,她空间里面可没有,其他的,空间里面有,到时候回去掺些进去就好了,这样小孩子还看不出来。
也省的她费那钱买,左右不过是装一下过个明路,以后她指定不会再买粮了。
就她空间里面那些大米,白面怕是一家三口吃一辈子都吃不完。
且不说她那空间还有一大块黑土地,日后自己种,那产量高不说,味道也比外面买的好。
她说完,那小二乐呵呵的。
能不乐吗,别看这来往的秋水镇人不少,可能吃得起细粮的确是不多,而且少有人一下买那么多细粮的。
苏青秋要这么多细粮,这钱就不老少,店里生意好,掌柜的对他才没话说。
就这么心思一转,人也麻利的把她要的数量给称了起来。
苏青秋看他利索的称粮食,无聊得又 随口问:“小哥知道这附近哪里有成衣铺子吗?”
她虽然继承了原生的记忆,但她可不想自己动手做衣服,有钱干嘛不直接买成衣?
做衣服还费眼睛不说,还不一定做的好看。
小二被她叫小哥称米的动作顿了下,莫名的抬头看了她一眼,见她身上穿的破麻布衣堪比乞丐。
这才好心的走动到门口朝外边指路说:“离这条街不远的一段路,看那,就那附近有一家布料行,里面有布料,也有你要成衣买。你若是想买成衣去他家最好,便宜又实惠,质量还不错。”
苏青秋顺着他指的地方看去,默默记下。
等了一会,等他称好了粮食后她才说,:“这粮食不少,我先给钱,放这一会,晚点回去再带走。”
她总不能真背着两百多斤的粮食去买成衣。
小二无所谓,像她这样买了粮食暂时放着的不少。
当即就点头。
算盘噼啪作响。
边算边报数“玉米十二文一斤,三十斤三百六十文,大米十八文一斤,三十斤五百四十文,白面十六文一斤,三十斤四百八十文,杂粮面一斗,七百二十文。”
算了半天,又噼啪作响才朝苏青秋道:“夫人,一共两千一百文。”
苏青秋点头,拿出十两白银给他找开。
心里却道:这古代的粮食当真贵,怪不得原身累死累活也养不好两个孩子,家里更是连鸡都没有养一个。
人都吃不起,还养个屁的鸡。
给了钱拿了个存放凭据,苏青秋就出门朝他说的成衣铺子走去。
很快就找到了,布料行铺子不大,正如他所说,成衣倒是挺多,一件一件的挂在墙壁上,一眼望过去,挺亮眼的。
她看了好些个布料,有麻布衣,粗布衣,棉布 衣,还有更好的绸缎成衣。
乡下人,自然首选麻布衣,干活耐造。
而且她在顾家村真穿不着绸缎,思来想去指了指上面的麻布,和粗布,棉布。
朝一旁的女掌柜说:“麻布和粗布各两套,在拿一套棉布。”
选完自己,看了一眼没有小孩子的,这才又问:“老板有没有四岁孩童的成衣?”
别怪她先选自己的,她身上这套衣服当真是不能穿了,她等下买了衣服就得换。
那老板娘看她要的多,连忙热情招呼。“妹子,有的,有的,你要几套呢?我这就去给你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