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下车,寒风呼呼地往安澜鼻子上吹,不一会鼻子就有点红了,还好她知道会有温差,所以提前把围巾拿了出来,她一条,霍林渊一条,两人的围巾都是同一个颜色的,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他们是一对的。
霍林渊戴着安澜给的围巾,心中软成一片,他知道这围巾是安澜亲手织的。
他之前去大队的仓库找安澜时,看到她就坐在凳子上织围巾,那神情专注而认真,就连他来了也不知道。
……
两人没等多久,火车开来了,相比之前的火车热闹不同,这列火车相对冷清许多。
这趟火车,霍林渊买的软卧,想到有床睡了,安澜心里非常高兴。
虽然上一趟火车只坐了半个小时,但她已经感觉很疲惫了。
两人上了火车,找到了相应的包厢,走了进去。
包厢里有两名少女和一位老妇人。
她们三人相谈甚欢,见他们进来,就友好地向他们点了点头。
安澜也微笑地对着他们三人点了点头。
其中有一个长相可爱的少女,见到安澜不但长相漂亮又通身的气质,就想上去交好,却又被那老妇人拦住了,又问了少女一堆问题。
少女只好先回答老妇人的问题。
霍林渊买的是上下铺,为了方便安澜晚上上厕所,就让安澜睡了下铺,自己睡了上铺。
安澜坐在自己的床铺上,听着这三人的对话,眉头皱了皱。
“小荷,你是鱼镇人吗?真巧,我也是耶,你家住哪里呀?家有几口人呀?”老妇人握着夏小荷的手,热情地问着。
“婶子,我家住柳巷38号呢,家里就有我爹娘和妹妹四人。婶子,你家是住哪里的呀?不会也是柳巷的吧?”小荷没想到坐个火车也能遇到自己家乡的人。
“哦,我不是,我住贵溪巷的。”老妇人眼神闪烁。
“婶子,有贵溪巷吗?我怎么没听过?”夏小花有点疑惑。
“哎呀,你没听过很正常,我们那偏的很,很少人去,自然知道的人就少啦。”老妇人乐呵呵地笑着回答。
可在安澜听来却处处透着异常,特别是看到老妇人眼神乱动,飘忽不定时,她确定老妇人在说谎。
“也是,妹妹,我们镇那么大,有很多地方我们不知道很正常。”夏小荷却没有怀疑什么,毕竟鱼镇那么大,有好几千人呢。
“对,小荷,小花,你们是回家探亲吗?你们是知青吗?”老妇人继续问着。
“对呀,我们姐妹是知青,这不是中秋节快到了吗?然后我们就请假回来看看爹娘。”小花一说到回家探亲就异常的兴奋,语气都透着愉悦。
“哦,那你们大队长挺好的,来,你们做知青也不容易,天天都要下地干活,我这里有两个肉包子,给你们尝尝。”老妇人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拿出两个白白胖胖的包子递到两人面前。
“婶子,这怎么使的?你留着和叔一起吃才对。”小荷推辞着。
“对呀,婶子,无功不受禄,我们不能收下。”小花也婉拒。
“哎呀,你们知青下乡就是建设我们农村的,我们农村能不能富裕起来就全靠你们了,如果你们不收下的话,我们心难安,在我心中知青就是我们农民的恩人,我们那边许知青用科学的方法育种,让我们的收成都多了几成,现在我们村里再没饿死人了。”老妇人声泪俱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让两人成功接下了包子。
“婶子,我们哪里有你说的那么伟大?”小荷和小花两人眼眶泛红。
曾经她们也怀揣过梦想建设农村来的,可她们从未种过地,干的一塌糊涂,遭受了很多村民的白眼,后来就算学会了,也在日复一日地干着繁重枯燥的农活,而消失殆尽。
现在有人肯定了她们知青的价值,她们能不感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