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当年,差点被那个喷子大文豪写信给骂死,全是给你背的黑锅!”
两位老同学又互怼了几句。
最后一位,是轧钢厂作陪的后勤处李处长。他是厂里公认的千杯不醉。
此时,杨厂长才郑重介绍起包二来:
“包二,我知交的后人,还在读书。
他可是没毕业,就已经得到部里的嘉奖令。
这小子有心,业余时间随便学学,就有一手好厨艺。”
老黄好奇的道:
“老杨,近些年,你可没少造老子的黄谣。你说的话,我可是一个字都不信。
上次,那个何厨师做的菜,可是令人唇齿留香。小兄弟,你如果没他那水平,现在换人还来得及!”
面对黄厂长半开玩笑似的质疑,包二只是腼腆的笑道:
“我与何厨子,中间也就差了三个国营饭店大厨而已。”
黄厂长对他劝道:
“那你这手艺,岂不是还没出师的青瓜蛋子?
年轻人,要多学多练。
俗话说得好,脸上没毛,办事不牢。”
包二不好意思道:
“黄领导,不敢再练了。
再练,何厨子怕是连我的背影都看不到了;那给人家的打击,可得有多大!”
黄厂长:……
其他众人:……
……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包二这次带的食材足,加上调料齐备;再加上他顶级大师的水准,只吃得众人恨不能像大水牛一样,多长几个胃!
眼看着菜上的差不多了,杨厂长也请包二上了桌,敬陪末座。
黄厂长此时特别稀罕包二。拎着酒瓶子,就要和他痛饮三杯,吓得包二赶紧说自己不会喝酒。
笑话!
真跟你们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同志喝高了,自己一不小心使出乱披风捶法,送走了谁,估计就得吃枪子!
杨厂长此时才说起了正事。
他举起杯,对着王厂长道:
“老王,你们的铣床,能不能借我们使使。我们要加工一批齿轮,等着急用。”
老王已经有点微醺,对着杨厂长道:
“那机床我问过了,还闲置着,借你们没问题。”
“够意思。我们再走一个!”
包二好奇的问一旁的黄秘书道:
“怎么?咱们厂要生产齿轮?那用铣床一个个弄,来得及吗?为什么不用专用设备?”
黄秘书还没回话,杨厂长突然问道:
“包二,什么专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