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什么魑魅魍魉,都是因为人的思维被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被限制住了,可又急于一个很合理的解释,所以就顺应了自己对于黑暗和未来的恐惧,就编了些鬼怪故事出来罢了。
李思华觉得是娃娃鱼。
只有娃娃鱼才会发出这样的声音。
综上所述,所以村民们宁愿在南边和东边扎堆来建房子,也不愿意到西边来。
嘻嘻……这下可便宜了李思华。
典型的地广人稀,地价还只有区区的七百文钱一亩。
“李婶子,你要的地,合共是三十五亩,一亩是七百文钱,我给你抹去了零头,总数就算二十四两银子。”里正已经把地契给写好了,他自己也已经签好字、画好押了。
李思华拿起地契仔细看了看后,才在其上面签字画押。
出了里正家里后,黄有金挽着李思华的手臂,语气颇有崇拜的成分在:“娘,你好生厉害,家里就是因为有娘在,现在的生活是变得越来越好了,拥有的田地也越来越多。”
“还能一天三顿呢!每顿都是吃粟米干饭,还有肉、汤、蛋!”黄有金才说完,黄有宝立即就接上了他的话茬。
“哈哈……”李思华摸了摸老三的小脑袋瓜子。
“你去跟孙旺福说一句吧,就说李婶子以一担三文半钱,每天都收他一担松针和干柴。”李思华不想黄有宝继续上山干柴了,如今她每天都有六两多的银子收入,是时候让家里人过得舒服些。
特别是黄有宝,他年纪小,正是适合读书。
之前之所以只让黄有財一人去读,那也是受了手头上银子的限制。
为了顾及黄有宝的年纪,也可以让村里的更多孩童一起接受教育,在娄山村里开一家属于娄山村人的私塾,岂不是更好?
李思华已经把这个想法,记在心里头了。
“好咧。”黄有宝蹦蹦跳跳地就往孙家方向而去。
李思华和黄有金一路慢悠悠地走着,放眼看去,就看到好多的牛车在娄山村里进进出出的。
一旁的人看穿着也是不同凡响,看似是官府的人。
“娘,他们是来收田税的。”
哦!
这段时间因为碌碡的出现,村民们在舂米这一步骤上节省了许多时间,所以效率是大大地提升不少。
这几天,也有不少的村民,到李思华家里问是否需要新米,他们都知道李思华比镇上米铺开的价高些,就想着要新米卖给她,然后拿着银子到镇上米铺买七文钱一斤的粟米吃。
穷人家,就是如此的。
只有有些底子在的家庭,才会把新米留给自家人吃。
可李思华上次的粟米都还没有吃完,自己也收成了有一百三十斤新米,这未来至少三个月都无需买米了,更何况米收太多会蛀虫的,所以她就婉拒了。
家里要是自己有水牛就自己把新米运到乌龙镇上的米铺
“这是?”一为首的收税头头,眼尖地看到了放在大愧树下的一块用石头做成的东西,是个新鲜玩意,他的好奇心被大大地勾起了。
“回大人,这叫碌碡。”里正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