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啥呢?没听人家介绍吗?人家搞的是出口,每年能挣百亿米金,在于国内这三瓜两枣的?”
老实说,第一次进入工业园的时候,赵主持也被震撼了一下,他从来都没有想过,一个厂子,能够做到这么漂亮,按照他的认知,工厂这种地方,大多数都是比较脏的。这倒不是不爱干净,而是局限性,大多数厂子更注重的是实用性。
总不能你搞个厂子,连地面都要重新折腾一下吧?
但王守仁就是这样,他真的把地面给重新折腾了一下。
甚至,在外面的那条路,他都重新修整了一番。
随着镜头走,这时候,王守仁也进入了镜头之中。
“赵先生,您好。”王守仁露出一个符合社会期待的笑容。
他穿着一身西装,带着一副无框眼镜,文质彬彬的模样加上修长的身材,让人看过去心生好感。
“人模狗样。”这时候,一家三口在电视机前,秦京茹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王守仁撇了撇嘴,不说话,不知道是谁,看了他穿西装的模样之后,就整天想让他穿着。
“您好,王先生……”
双方寒暄了一番之后,赵主持也开始提出了自己的问题:“王先生,从进来的时候,我就留意到了,您的这厂子,似乎跟别的厂子不大一样。我个人也感觉不大出来,您能具体给我们讲讲,到底差在哪儿,为什么您的企业能够做到这种程度吗?”
秦淮茹震惊地看向王守仁。
这些年,她也不是白混的。
通常,采访,那也是有流程的。
采访之前,会先画下一个圈,告诉你,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你能回答,什么样的问题你不能回答。对清楚之后,才会正式录制。而提出的这些问题,大多数都是比较局限化的。
例如,秦淮茹就经常受到采购。
别人的提问都是“您这养鸡场一个月能有多少鸡蛋?”
那你的回答就被局限在“有多少鸡蛋”上面。你就不能回答“养殖场一个月能够出栏多少肉鸡”。这就是问答的局限性,这个自由度能够多高就取决于你在对方的心里究竟是个什么地位。
而赵主持提出的这个问题……
什么叫“我个人也感觉不大出来”?
什么叫“到底差在哪儿”?
这换句话来说,不就是“你随便吹吗”?
秦淮茹知道,越是大的媒体,对于话题的把控就越严格,到了《新闻联播》这种级别了,那么,对于话题的把控,就趋近于我叫你说什么,你就得说什么的程度。说错了话,是要出大问题的。
所以,看到这一层的家伙,基本上都是一句“卧槽!”
然而,这还没有结束。
当赵主持问出这句话的时候,不知不觉就已经到了7:30,熟悉的声音,熟悉的结束,还有那不熟悉的断章。
正打算看看这个传说中的汽车厂究竟是个什么情况的时候,无了。
“卧槽?!”x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