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说话啊!那家伙把我们的事泄露了,怎么和老爹解释!”朱高燧急问道。
朱高煦从容的说,“说就说呗,咱俩那点心思,你以为瞒得过爹,我们爹是什么人?不想想。”
朱家这一代兄弟,都不习惯喊父皇。喊了几十年的爹,突然造反换了身份,称呼改不过来。
“只要我们不当着老爹的面搞事,老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真想动手,咱俩活得到今天?”
朱高燧听其言,凶兽狰狞的面色逐渐平息。
“我说老爹一直不对付纪纲,原来是给那小子练手的。”朱高燧气恼说。
朱高煦微微而笑,“那我们应该高兴,哼哼……”
————
鸡鸣寺。
寺庙内,禅房中。
棋盘左右,两位老人正在对弈。
一位是那黑袍僧人,妖僧姚广孝。
另一位老人,他的发须花白间黑。皱纹沟壑,布满了老脸。他看得来很累,很累,一副疲惫得随时要倒下的姿态。没有一点威严,也不会让人觉得恐怖畏惧。
这位老人,毫无疑问,是当今天子,永乐帝朱棣。
相反的,对面老和尚,春风拂面,笑意颜颜。
“太孙殿下,算是过关了吧?”姚广孝笑问。
“诶……”朱棣愁眉的说,“搞这么大的动静,也不想想谁收场。”
姚广孝笑了笑。
朱棣哀叹道:“没办法啊,他若连纪纲都收拾不了,将来如何与他二叔斗?”
“我朱家人,不能再杀朱家人了。”
名正言顺,朱棣最大的要求。为了警示他,将来他,对付汉王,不能走歪道。歪道,自己已经走过了……
姚广孝笑问道:“那纪纲对付陛下的法子,有效吗?”
纪纲谋划的最后,便是杀朱棣,控制太子。然而朱棣之强,他十分清楚。
但他也清楚,朱棣的弱点。
朱棣是造反得到的皇位,得位不正。对于这点,他一直有心病。
所以,等其北巡的时候,就派人送去一封书信,书信就写,知道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朱棣看到书信,定会心性躁动,失了心神那份严谨,必会中途改道,去往朱允炆躲在的地方。然而,那所在的地方,便是自己布下必杀陷阱埋伏的地方。
所以,纪纲认为,杀朱棣,并不难。
“呵呵……纪纲那崽子,自视甚高,自以为是。太小看我这老骨头了。”朱棣讪笑说。
朱棣眼眸闪出一道神异,话说道:“纪纲说建文在哪,我是不信的。但是老和尚你说在哪,我信。”
“老和尚啊,你神通广大的,算到建文在哪,不难吧?”
姚广孝微笑说:“陛下,见到了他,又要如何呢?”
朱棣双手拢袖,身子往后一仰,感慨的说:“我们都是一家人,有些事可以坐下来,好好谈谈。”
姚广孝摇头一笑。
话锋一转,又问,“纪纲的事,陛下打算怎么宣告。”
朱棣情绪毫无波动的说:“就说有个太监和他有仇,举报他的罪证,三司搜家,搜出了造反的兵器。其党羽,抓拿处置,纪纲本人,凌迟处死。”
……
永乐十四年,《明史》记,内侍太监向朱棣揭发指挥使,朱棣大怒,彻查之,最终以“谋大逆”处死。
永乐十八年,一个新的特权监察机构诞生,其人员主要由司礼监宦官担任,后世称其为,“东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