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认为有理,于是便按照刘伯温的计谋大败陈友谅。
陈友谅没想到他瞧不起的朱元璋居然是一块铁板,把他撞的头破血流的。
逃跑的时候十分狼狈,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朱元璋已经趁机拿下了江西和湖北东南部。
陈友谅吃了这么大一个亏,心中自然十分不满,但他刚吃了败仗,也不好再度连续出击,只能暂时忍耐。
另一边,刘福通在北方大败以后,带着韩林儿逃到了安丰,彼时的他麾下只剩下数千残兵败将,士气全无。
张士诚这时候把目光放在了他们身上。
因为韩林儿此时身上还有着小明王的称号,张士诚打算学曹操,来一招挟天子以令诸侯,于是他带着数万大军围困安丰,逼刘福通交出韩林儿。
刘福通无奈传信给朱元璋求助。
朱元璋也很果断,直接率领十万大军前往。
陈友谅收到消息,顿时大喜。
他对什么小明王不感兴趣,他只知道朱元璋此刻老家空虚,正是他偷袭的好机会,当即果断出兵,直取洪都。
但他万万没想到,朱元璋在洪都给他留了一个劲敌。
这个劲敌名叫朱文正。
朱文正是朱元璋的大侄子,是朱元璋大哥的孩子。
朱元璋发达了以后,以前失散的亲人们先后都找了回来,其中这个朱文正最是有能力。
甚至在朱元璋的军中有着少年霍去病的称呼。
如今朱元璋率大军外出,整个洪都只有两万守军。
朱文正为守城主将,看着城外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他的心中却全无惧怕,只因为朱元璋向他承诺过,三月之内必回。
于是,一场青史留名的洪都保卫战打响了。
朱文正靠着两万人马硬生生的死守了洪都八十三天!
到第八十三天的时候,朱元璋如约率大军赶回。
陈友谅被迫撤走围城军,转而和朱元璋在鄱阳湖展开决战。
此战朱元璋借鉴了赤壁之战,以火攻的方式大败陈友谅。
陈友谅也在战场中被乱箭射死。
此战过后,陈友谅残部再无对抗朱元璋的可能,而朱元璋也趁机西征,很快便拿下了陈友谅的地盘与势力。
这一战若论功绩,死守洪都八十三天的朱文正绝对是第一。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朱元璋在事后论功行赏的时候,却直接跳过了朱文正,只封赏了其他人,对朱文正的功劳却是只字未提。
甚至后来朱元璋还撤去了朱文正的大都督一职,只给他保留了一个江西总督的位置。
可以说朱文正在这场战争中不仅什么好处都没得到,最终还被贬官了。
大明祠堂内,听到这里的许多后辈皇帝们都是一阵疑惑。
他们不明白朱元璋为何要这么做。
朱元璋也没解释,只是默默的叹气,似是有悔恨,但更多的却是愧疚。
一旁的朱标倒是想到了一种可能。
朱元璋这么做的理由,莫非是是在给他铺路?
要知道,朱标才是朱元璋的儿子,朱文正再厉害也只是侄子。
侄子的功劳太大,将来必定会威胁到儿子。
对于朱元璋来说他必须在侄子和儿子之间做一个选择。
朱元璋最终肯定选择儿子,抛弃侄子。
当然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朱文正自己也在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