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略懂,略懂。”赵轩反而谦虚起来了,“关键是,看了这本你们相不相信,大禹是我轩门中人?”
不相信不行啊!
赵轩又拿出了《射日秘籍》、《补天秘籍》两本书递给嬴政,一看之后,三人又是一脸震撼!
有了这些作为作证,说实在的很难让人不相信。
嬴政和王翦看完,心里都开始有些发慌。
若是不是知道赵轩是反贼,他们一定会把赵轩当做神仙来看待,这些书的迷惑性太强了。
关键是,有理有据,让人无可辩驳!
望着赵轩和王翦脸上的表情,赵轩无比满意:“跟着本王造反,绝对是你们祖上八辈积德,天底下哪去找如本大王这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当世英才。”
一开始嬴政对这句话很是怀疑,不过现在看来,倒是他小看赵轩了。
这小子确实鬼得很,光是这知识的广泛度,他都自愧不如。
而且,还能想出来用这种方法来愚弄百姓。
“可是,咸阳百姓识字者不多,如何让人人都知晓轩门。”
“你是不是傻,不会看书,还不会听吗?”
赵轩鄙视地看了王翦一眼:“书局开业,本大王专门安排一个人,十二个时辰,重复不间断地给百姓洗脑,用不了几日,偌大的咸阳就是轩门弟子的天下。”
“而本大王作为轩门门主,让他们开个城门,还不轻而易举?”
赵轩几乎想到了每一个细节。
就跟后世的传销组织一样,天天洗脑,想不信都不行!
果不其然,在赵轩的一番操作下,短短时间内,轩子之名响彻咸阳。
“诶呀,这位轩子好生厉害,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某前日读了一本轩子的大作,诶呀,受益匪浅!”
“轩子之才堪比在世孔孟,不愧是陛下都得不到的男人!”
读书人的言论尚且如此,百姓间的传闻就越发离谱了。
“听说了吗,城东头那个瘫痪多年的王老爷子,信了轩子之后,居然站起来了。”
“李夫人生孩子之前拜了拜轩子,居然生了个大胖小子!”
“可不止呢,孙寡妇不是一直想找个男人嘛,拜了轩子之后,当天就嫁出去了!”
“轩子这么灵吗?”
“当然,信轩子得永生!”
咸阳城内各种流言蜚语满天飞,全都是议论轩子,还有那个神秘的轩门,各种传闻以讹传讹,越传越邪乎。
甚至在朝堂中也有不少官员建议,让陛下不拘一格降人才,请轩子入朝为官,帮大秦解决贼寇之患!
嬴政听到这话,硬是在朝堂上吐出一口老血来,当时赵高便说要去拜拜轩子,为陛下续命。
听到这番荒唐的言论,嬴政真是哭笑不得,可为了诈出赵高还是忍了下去。
他这边还未有所动作,作为当世第一学派的儒家却率先坐不住了。
一日,以淳孝正为主的一群儒生,直接来到了书局前,大吼道:“什么轩子,以某看就是沽名钓誉之辈,是牛鬼蛇神,蛊惑百姓,有辱斯文。”
一众儒生义愤填膺,皆是怒气冲冲。
张二牛见大事不好,连忙通知赵轩:“大王,一个叫淳孝正的过来砸场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