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午膳,玉儿立在檐下,听着雨声。
丝丝细雨中,院中花树成雾。日日做个米虫,还能嫌弃日子寂寥,也就只有不知好歹的她了。
守门的黄门来报,说工部侍郎赵恒求见。
原来今日又到了这人来讲故事的日子。
玉儿莲步缓缓,进了内殿。夏红为她一番悉心妆扮,又将纱帘挑下来。
“宣召赵恒。”
小黄门拖着长长的嗓门。
高大的墨色人影立在雨中,对着暖霁殿内长久行了一礼。
郎朗的声音透过珠帘,传入殿中——
“臣赵元其为林娘娘说书解乏。”
“昨日臣读诗歌,书中有一句,让臣撼动——当年轻别意中人,山长水阔知何处。”
玉儿不耐赵恒的侃侃而谈。
她和这个人早就决绝,如今不过存了些戏弄的心思。
但是戏耍他也不够有趣。
此时,她只想这个人赶紧结束每七日来一趟的聒噪。
于是,出言问道,“赵大人,为何不接着上次的故事继续呢?”
“臣今日只想读诗给娘娘听。”赵恒执拗的说。
又继续说道:“杏花微雨著清尘,年少不谙离别恨,欢娘误作断肠人。”
“你真是越来越放肆了。”玉儿轻轻叹息一声。
她躺到软榻上。合上眼睛,扯一方丝帕盖在脸上。春娟赶紧给她盖上丝缎的软被。
紫檀的小几上鹅梨香袅袅,还混着大红袍的茶香。
“春娟,你给赵大人奉杯热茶,再送把伞去。”玉儿轻轻吩咐。
赵恒郎朗的声线隔着珠帘传来,他果然执拗的继续讲诗。
“臣年轻的时候,觉着只要意念坚定,山长水阔也不过咫尺距离。辜负了人,犯了错,还能回头,还会有机会。
“如今才知道,不用山河杳杳,一步行差,一生踏错。自此关山难越,穷尽所以再也回不去。是以,读了这句诗歌,心里才生出无限感慨。”
任谁来,都能听出他言语中的惆怅追悔。
玉儿敷衍他,“赵大人今日讲的,在佛经里却又有不同说法。得到未必是福,失去未必是祸。”
听到玉儿释怀的开解,赵恒忍不住微微哽咽,“娘娘学识渊博。是赵某愚钝,失去心中至爱。”
人生很多事的残酷之处在于,当意识到错了,悔了,痛了。老天爷不仅不会给他一次回头的机会,还会做出更加恶意的嘲弄。
如今,对赵恒而言,就是如此。
微雨中,太子的身影穿帘而来。他直接越过赵恒径直来到玉儿身边。
“今日略寒,爱妃歇在这里也不穿多些。”
太子见她衣衫单薄,关怀里带着淡淡埋怨。
眼峰扫过帘外挺拔高大,却倏然陷入沉默的身影,瞬间一脸晦暗。
“这赵大人讲了一个月了,爱妃还听不厌吗?”
太子这句话出口,已然是不善了。
“赵大人讲了一个故事,始终没有下半段,吊足了妾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