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要开服装店的时候,优先我们厂的人上岗,当时一共就四个人报名,还有一个店还没开就退出了,都觉得站摊位每个月要卖30件衣服才有底薪太难了。”
“结果呢?这会儿想去服装店卖衣服是挤都挤不进去了。”
“100万利润的目标看起来是很多,都还没做呢怎么就知道做不成?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是吗?”
有林静在林云这个厂子显得没那么出彩,他开口用大伙都看得到的例子来举例,心里的冲击感还是不同。
是啊,虽说一个月的时间还没到,但厂里谁不知道服装店的生意好?
尤其是做得最好的于莉莉,半个月赚的比他们一年的工资都还多。
她是连胜林招进来的关系户,长得漂亮能说会道但并不讨喜,厂里很多女职工都将她视为眼中钉,男职工也不喜欢她,新来的就能分单间宿舍谁会喜欢?
连胜林倒台之后她自己觉得在厂里待不下去才主动去服装店做销售的。
当时还有不少人等着看她的笑话,结果人家还真的是笑得合不拢嘴。
以前就让厂里的女工们羡慕嫉妒恨,现在更让人羡慕嫉妒恨。
“我可以去以前几个老主顾那里跑跑,看能不能拉几笔业务。”赵连松试探的道。
老板给他加薪又不是做慈善,若是他没有作用,凭什么拿薪水?
严光明也道:“我们厂生产的毛巾质量不差,只是缺少销路,我们多出去拉点业务,应该也能凑……”
再多的业务也凑不出100万的利润啊。
林云拿出林静已经做好的计划书,“国内的毛巾厂太多了,省城就有合资的大厂,他们光是职工就有两千多人,我们做的毛巾质量虽然不差,但真的拼成本和价格根本就没有优势。”
大伙不是不知道这个问题,而是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厂就只会生产毛巾啊,还能生产什么?
赵连松倒是有了提议,“静总设计的修补贴我看也挺好,这东西市面上没有,我们可以试着卖。”
不愧是未来的成功人士,果然有想法。
什么东西最赚钱?自然是市面上没有的。
林云看了看妹妹的颜色,没有一口回绝,道:“接下来我们的重点不是生产毛巾,而是生产浴巾和干发帽。”
浴巾还听说过,干发帽是什么?跟毛巾厂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了。
现在市面上的毛巾种类已经很多了,但像浴巾类的产品在齐市根本就没有,至于干发帽那就更加是一片空白的市场等着你去开拓了。
这两样东西重点是提高其吸水性、柔软度,还有就是不掉毛。
都不用请技术人员,林静自己就会。
至于颜色印染如何能更好的吸引客户,林总早就有一套流程。
将毛巾厂交给林云,林静把服装店的生意交给了林二山和小婶。
服装店的生意好衣服销售的速度很快,因为开业的时间问题,毛呢、皮夹克之类的衣服还算凑合够用。
天气回暖,热销的就是厚外套、毛外套之类的春装了,库存里这些衣服的数量并不是很多,林二山准备带人去南都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