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内监听了后,亲自走了一趟太医院,开了两副药送过去,三月初八时,苏晴熬药,连吃两天,果然来了,量比以往略多,色泽暗红,倒像是排毒之效,她静养了五日,这几日多是注意休息,五日一过便到了三月十五日,苏晴再寻崔太傅,待她到时,崔太傅师舍的花厅上还有一人——柳殊。
柳殊咧嘴笑着。
苏晴点了一下头,算是打了招呼。
崔太傅看罢柳殊的文章,“大公主来了,你瞧瞧柳殊的文章,近来长进颇大。”
柳殊抱拳道:“是大公主指出不足,小生才能努力改进。”
苏晴道:“我指出不足的人多了,但像你这样能改进的少之又少。”
崔太傅道:“大公主可能瞧出不足?”
苏晴接过文章,看罢之后,微微凝眉,“典故、用词都甚妥帖,只是文风很是奇怪,你看这几句,带着豪迈之气,还有这几句却沉稳不足活泼有余,还有这几句内秀过于显得太过拘谨,不像是一个人写的,反倒像是四个人所写。”
柳殊心头已是惊涛骇浪,佩服得连连作揖,“大公主厉害,豪迈之句乃是唐谦所写,活泼之句是卢保所写,内秀之句为杨君然所写。”
崔太傅问道:“这是为何?”
“自得大公主指点后,举人班学子的文章各有长进,我们便四人一组,为彼此修改。”
崔太傅道:“难怪会如此。”
他未瞧出来,苏晴却能瞧出其间的风格不多。
苏晴道:“崔太傅,这是最后一组会试考题答案,还有劳崔太傅给予点评。”
崔太傅接过,“你的文章、诗词、算学乃是上上之等,其水平长进极快,可见你很努力。刑律、经史则需多看,看得多了自然就会了。”
“接下来几天,我会攻刑律、经史。”
崔太傅道:“三月十八,柳殊要下场。”
柳殊的基础牢固,这一年多,崔太傅没少与他开小灶,再加上柳殊原就聪慧、刻苦,与其等到下届科考要与众多的天骄子们角逐,还不如今岁下场。
太学里头除皇族与有爵位的,下届都是必要下场的学子,皇族、有爵位的学子下场是不占进士名额,朝廷会另拨名额,下场几人就增加几个名额。
“以柳殊的实力,今岁定能名列前茅。”
柳殊抱拳道:“借大公主吉言。”
崔太傅道:“大公主以为柳殊的文章还有何不足?”
“保持自己的风格就好,没必要模仿他人,完美无缺的是传世佳作,能达九分已属不易。”
柳殊道:“多谢大公主指点。”
苏晴道:“崔太傅且看看我今次的答题,以你之见,我得中进士的几率有几成?”
崔太傅先是看文章、诗词,最后看了刑律和经史,算学这块不用担心,大公主的算学很好,弱在刑律、经史上,“还有几日大公主不妨看一下治国、水利、农业类的书籍。”
“多谢崔太傅提点。”
新君登基,必会考如何治国,学识上大公主没有缺点,但要说到治国,这就需要有想法。
苏晴直接去了藏书阁,新借了几本书回到师舍,闭门不出看其他方面的水。
三月十七日一早,苏晴回到翠微阁。
福嬷嬷、兰姑姑忙前忙后地准备文书四宝、赴考时的干粮、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