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辞在家里咸鱼躺,可是因为徐金珠的缘故,生意场上,从来没有少她的传说。
所以林掌柜才会对她格外尊重。
“……不要弄到山上,也不用存起来。”宋清辞早就想好了,“我要麻烦您一下,帮我把这些银子,都花出去。”
“花,花出去?”林掌柜愣住。
这是二十万两银子,要怎么花出去啊!
感觉这位少东家,有种不经世事的天真或者说……清澈的愚蠢。
她可能就在泼天的富贵中长大,所以对于钱全无概念。
那是二十万两银子啊,今年粮贵,一石糙米也不过一百多文而已。
“对,您帮我都采买粮食,不用买细粮,能果腹就行,比如糙米就可以。”
林掌柜几乎以为宋清辞有读心术。
他就是心里随意找了个物价对比的糙米,怎么就被发现了?
“姑娘,二十万两银子的糙米,那得多少啊……”
按照一石一百二十五文,一两银子买八石,二十万两银子,那就是一百六十万石……
一个士兵的口粮,一年不过四石,这些口粮,可以养活四十万人一整年啊!
林掌柜尽心尽力地给宋清辞分析。
宋清辞却道:“四十万人吃一年,那还是不多,不过也可以了,省点吃一年半说不定也够。”
毕竟现在傅三爷能管的小几十万人,还有很多老弱妇孺,吃不上那么多粮食。
“林掌柜,采买运输需要的银子,你算上了吗?是不是还得额外扣一些?”
她竟然真想买那么多粮食?
林掌柜震惊之余,还是尽心尽力地回道:“那倒是不必。小老儿算的,是辽东现在的粮价。倘若咱们自己派人去江南收粮,虽然有车马费,但是粮食也更便宜。”
他觉得,如果真是要那么大批量收粮,还是自己做,省钱。
毕竟徐呦呦的商行遍布天下,江南那边有人负责采买,各地出人护送。
宋清辞却摇头道:“那样兴师动众,给大家平添麻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说白了她这是私事,不该去麻烦别人。
林掌柜闻言点点头,心里却想,果然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该省的钱得省啊。
少东家这般宅心仁厚固然好,但是自古以来,无商不奸,这般好说话,以后容易被人欺负。
这时候,他又听宋清辞道:“我觉得这样,您回去之后飞鸽传说,打听一下江南那边的粮价,然后粗略算一下,自己运粮到辽东的成本。然后把这个价格,和现在的粮价对比,然后把中间差额砍掉一半,去找粮商合作。”
这样,既不让人白干活,自己也能寻个方便。
毕竟她自家的人,如果没有经手过这些事情,第一次做,其中总有浪费时间金钱的地方,这样算下来,应该差不多。
林掌柜一听,顿时佩服。
“不愧是少东家。眼界认识,都非我们所能比。我这就回去办……只是,少东家,您要买这么多粮食做什么?”
他后知后觉地想起来,他还没弄清楚这个问题呢!
宋清辞笑道:“欠了人人情,想帮他做点事情。”
她料想,以后傅三爷的队伍发展壮大,肯定会引起朝廷的猜忌甚至围剿。
这时候,有没有底气,就很重要了。
这些粮食,应该能帮傅三爷支撑一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