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容易出来她才小声问瑾月,“他们在咱们院子里做什么?”
“等着给我爹拜年啊!”
“等着?还得挨个进去?”
“不是挨个进去,”瑾月显然很熟悉这套流程了,“是这会儿屋里的人太多,等出来一波,再进去。”
“哦。”
风寻又来了问题。
“刚才我仔细看了,好多人根本就没见过。不是淮山上的人吗?”
宋清辞:还有这回事?
她刚才看到那么多男人,距离又近,根本没好意思抬头仔细看。
现在想想,好像是有些人没跟她打招呼。
“不止淮山上的人,”曾嬷嬷开口了,“其他山寨的人,今儿这日子,都得来给三爷拜年。”
宋清辞:哦,忘了,三爷兵不血刃,现在已经是土匪头子的头子了。
就是剩下那个老鸹窝,似乎一直没有动静。
但是她相信,傅三爷肯定有他的打算。
不战而屈人之兵,傅三爷深谙其道。
至少她在淮山上,还没感受到什么,除了方秦受伤那次,然后好像就直接终结了。
但是宋清辞也明白,暂时的臣服,对于很多土匪头子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
想要真正收服他们,还得徐徐图之。
不过宋清辞对傅三爷有信心。
她感觉,傅三爷天生就是吃这口饭的人。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傅三爷从前投过军,在军中肯定大小也是个头目。
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三爷牛批。
哎,不要想他了,容易走火入魔。
孩子见到宋清辞都高兴。
至少今天,宋清辞肯定给他们分糖吃。
没想到,宋清辞今日直接发铜板。
她敢保证,淮山上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来了。
开始发红封之后,她根本就走不动了,都是风寻回去来回取红封。
“哎,你干什么呢!你刚才领过了,回去回去,没你的了。”瑾月嚷嚷道。
她小脑瓜好用,在记人方面很有天赋。
反正宋清辞觉得一群小萝卜头,就算现在已经相处很久,她有时候还分不清楚,更别提记住刚才谁是不是来过了。
好在有瑾月。
过了一个多时辰,所有的孩子都发了一遍,红封还剩下一些。
宋清辞让风寻把红封分给山上的孤寡老人,自己则打趣正在揉腰的瑾月。
“明年还帮不帮我分红封了?”
要知道,发钱是个纯体力活。
加上又被那么多孩子簇拥着,耳边嗡嗡的,这半天功夫下来,人真的是累。
“明年?明年姐姐还在?太好了,太好了,我就知道。爹,爹,姐姐不走了……”
瑾月拔腿就往傅三爷院子里跑去。
宋清辞呆住了。
别造谣啊!
她那纯属口误,纯属口误!
要是傅三爷再误会……她是真没脸见人了。
“瑾月,你回来,别瞎说……”宋清辞追了过去。
好在傅三爷院子里的人还没散去,所以瑾月回了宋清辞房间。
宋清辞这才有时间“警告”她。
“你要是那样说,我就不和你好了。”
“姐姐,你还是要走吗?”瑾月一双大眼睛,盈满了水光,可怜巴巴地看向她。
宋清辞知道她是装可怜,想挽留自己。
但是现在想到分离,她确实也心有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