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顾沁给父母先选择的旅居地是雅安。
一家养老机构推出的‘康养’民宿,吃住加健康管理,两个人一起每个月不到五千。
顾爸是退伍老兵,国家每个月有一千多补贴。
顾妈的养老金也有一千多点,再加上一些理财收益,存款都用不上。
路上,顾沁又一次地感慨说:“幸好我足够清醒,一直没敢动他们的存款。可能是我危机意识比较强吧,总觉得没有一种关系是永远牢固的,生活也不可能一成不变。”
“我们还年轻,还有机会重新来过,但父母不一样,进入暮年,再经不起生活的波涛汹涌。所以我一直觉得,做子女的,管好自己,能够独立,就是对父母最好的爱。”
“相互有个照顾,但又不过度依赖,这才是最好的亲子关系。”
任苒连连点头,“不愧是养老管理专业毕业的,觉悟就是高。”
顾沁苦笑:“主要是生活这堂课太深刻了。”
“你和袁哥谈得怎么样了?”任苒关心道。
顾沁想了想说:“他还是不同意离婚,我这边准备把酒吧盘出去……说起来,都在低谷,离婚确实不是好时机。反正我把我自己父母安排好,尽可能地把孩子管好,其他的真就无能为力了。”
“哦,他把他爸接上来了,打算辞职照顾。”
任苒很是意外:“那生活怎么办?”
顾沁面无表情地扯扯唇,“实在不行卖房卖车呗。”
“……”
任苒觉得不可思议:“还不如送养老机构呢,至少袁哥可以工作呀。”
顾沁摇摇头,“被观念捆绑住的人,是说不通的。”
任苒客观道:“主要还是受‘养儿防老’传统观念的影响,觉得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就是不孝顺,会被别人戳脊梁骨。加上袁哥妈妈走得早,袁爸一个人辛辛苦苦将他们拉扯大,袁哥心里那道坎就更难过了。”
顾沁:“所以我不理解但尊重,没离婚之前我们还是夫妻,他怎么安排我都没意见。至于以后还能不能过下去,顺其自然吧。”
夫妻之间的事,任苒一个恋爱都没正式谈的人,不好表达意见。
经得顾沁和袁一凡同意后,任苒用化名的形式在视频里讲了这个案例,引得无数网友纷纷在评论里表达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能主动去养老院的老人,都是不愿意给子女增添负担的。有时候子女也是迫不得已,就拿我家来说吧,老人瘫痪,请不到保姆,我们工作又忙根本没时间照顾,能怎么办呢?”
“我不会送,我爸妈把我养这么大,老了却要去养老院,我良心上过不去。”
“其实大家也别把养老院看得像监狱一样,别被某些新闻给影响了。因为爷爷年纪大了腿脚不便主动说要去养老院,我们前段时间去考察了一番,才知道现在有些养老院真是高大上。单人标间带浴室带花园,电器全有,医生护士定点查房监测身体状况,不想吃食堂的话可以点餐,配套台球室电影院还有各种社团,生活那叫一个丰富多彩!”
“我是觉得,把老人一个人丢在家里不管不顾那才叫不孝。努力挣钱送老人去条件好的养老院,时常去看望,有什么不好?孝与不孝,不看形式,看行动。”
“这可能是现在独生子女都要面对的问题,送与不送得根据实际情况来……总之,相互理解吧。”
“我坚决反对送,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当父母决定要去养老院,作为儿女的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楚,什么是他们真正的诉求。如果仅仅是因为不想成为麻烦、拖我们的后腿,那他们退一步,我们就应该进一步吗!父母如此懂事,我们就该不懂事地由着他们懂事地一直体谅着我们?”
“你们考虑的是送不送的问题,我考虑的是送不送得起的问题。有钱去民办养老院当然好,只要钱到位,要什么服务有什么服务。没钱怎么办?我是觉得,还得靠国家尽可能地提高公办养老院的服务质量才是硬道理,毕竟,我们大多数都是普通老百姓呀!”
“我们把老人流放在了亲情之外,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住进养老院的老人,内心深处总有难以抚平的背弃感。而作为子女的我们,怎么忍心他们受这样的心理煎熬呢?”
任苒看了几十条下来,大家对养老院的认知已经大有改观。
总的来说,担心养老院服务质量的占大多数。
考虑到经济情况的占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受传统观念所束缚,坚决反对将老人送去养老机构。
但任苒的观点还是没有改变——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为了求学和就业,常常会去往离家很远的城市,很多人都不再和父母同住,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也日趋疏远,老年空巢期提前出现,老无所依的潜在风险被放大。
因而,提前做好家庭资源规划,突破传统观念,树立新时代的养老观,才是安度晚年、促进和谐家庭的不二良方。
这段话,也被她一直放在视频号的简介里面。
也正因这个观点和她的坚持,在不久的将来,给她带来了许多机会。
……
社区公园离幸福里不到两公里。
禹斯年将餐厅搬过去后,在任苒的建议下,改名为‘时光餐厅’。
原来的图书馆本来就大,上下两层加起来三四百平,前后都有院子。公园里有儿童设施,健身器材,还有露天茶馆,是附近居民每天晨练和晚上散步必去的地方。
因而,特别的热闹。
一楼作为餐厅使用,二楼被禹斯年改作临时休息的地方,方便日托老人休息。
开业这天,任苒起了个大早来帮忙。
来的人比他们预想的多,区政府还专门派人送来花篮,和社区几个领导一起在现场做指导工作。
任苒更没想到的是,当地记者来采访时,居然将她认出。
“这不是小任老师吗?请问你是被邀请过来站台的吗?”
任苒笑说:“我家就住附近,这样的惠民餐厅开业,我当然要来支持。而且,餐厅老板是我朋友。”
记者带着八卦的意味顺着问:“什么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