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玻璃,水泥……
这些东西搞出来之后,凤阳县就可以直接用上。
然后再将这些东西当做是凤阳县的“特产”,售向整个大明!
到时候凤阳县以玻璃水泥等东西为“商标”今后想不繁荣都难。
同时还可以整一些未来的城市管理制度,然后在凤阳县推行……看看这些制度在古代是否有可实施性!
发展凤阳县和捞钱一同进行。
一举好几得……
叶长青思绪漂浮,随后看着朱元璋道:“陛下可否注意到刚刚的视频之中那些房子上面的晶莹剔的玻璃?”
“晶莹剔透?先生您指的是那些无色水晶?”
聊到那些无数水晶,朱元璋就更加的感兴趣了。
他之前看视频的时候就疑惑了。
无色水晶这么贵重的东西,未来居然就把它那样安在房子上面……
关键是未来的无数水晶还那么的多。
真的是太奢侈了。
难不成这玩意儿其中还有什么门道?
“无色水晶……实际上陛下,那个东西并不是水晶,而是叫做玻璃!”
“其质地如同水晶一样,清澈透明……两者看着一样,几乎分辨不出来……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同一种东西。”
“水晶是天地之间本来就有的,数量稀少且珍贵,价值无穷……”
“而玻璃,却是可以人为的制作,而且自助的成本很低!”
“陛下,这玻璃的制作方法我知道,到时候可以在凤阳县制作,然后以凤阳县为中心不断的对外售卖……”
“到时候,凤阳县既可以借助玻璃发展起来,大明王朝也可以以此获利!”
朱元璋听摆恍然大悟,眼神之中透露着前所未有的亮光。
见过视频之中的玻璃,朱元璋很清楚这东西有多么的神奇。
这其中有着很大的市场价值。
如果凤阳县能够制作这种东西并且售卖的话……大明王朝不仅能够赚上一笔钱,凤阳县也能真正的发展起来!
并不是那种各种政策硬生生堆积起来的发展。
而是具有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起来。
就如同擅长做陶瓷的景德镇一样。
妙啊!
一旁的朱棣听着玻璃的相关事情心中也是惊叹无比。
不过听到后面的话之后他的心中产生了一个疑问:
“先生,这个叫玻璃的东西仅仅在凤阳县生产的话会不会太少了?毕竟您都说了,他制作成本低,到时候不多做多卖,如何能赚大钱?”
朱棣忍不住问了出来。
叶长青听到朱棣询问的话之后一愣,随后笑了:
“殿下,这玻璃可不能多做……物以稀为贵!”
“可是不多做如何多赚钱呢?”
朱棣再次疑惑。
“那当然是高价售卖啊……”
叶长青看着面前的朱棣,他很难想象自己面前这个家伙是今后的永乐大帝!
这脑袋怎么就不开窍呢?
“朱棣殿下,这玻璃不是水晶,而且其制作的成本也很低……但是谁说的成本低卖的就要便宜了?”
“水晶值钱,玻璃不值钱……的确没错,但这是我们才知道的信息。”
“可是别人,可并不知道玻璃的存在啊……”
“他们,可分不清玻璃和水晶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