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草丛生,蛛网结织,殿宇倒塌,香炉倾倒。
刚迈入庙中,耳边窸窸窣窣传来动静,似是逃窜。
无非就是些栖居的野兽。
李常笑没放在心上,因为他的注意被面前一座凸起的坛台吸引了。
坛台通体石质,离地约半丈。
其上有一圆形石柱,石柱上插着一根笔。
李常笑凝神望去,是笔杆露在外头。
笔杆呈黑褐色,木纹细腻,应该是乌木制成的。
想到这,他的眉头稍舒,眼底闪过几分惊讶。
脑海里回想起前世听过的一桩趣闻。
传言,老子晚年教习弟子。
弟子们因不明时序,常不能及时赶到。
于是,老子挥笔朝北方点了数点,勾勒出太极之图。
从这以后,北山的阴影与朝夕的日曜形成了半明半暗的异象,状若太极变化。
或许,这就是那支传闻中的笔,
此事若为真,这笔的来头可就不小,那是沾了圣贤之气的。
旋即,李常笑面露哂然。
大概只是传闻罢了。
这时,一抹火红的斜阳自天际挥洒。
落在了东山的山头,转而又朝着远处的北山掠去。
霞光照耀,北山的阴影迅速被拉长,形成了浓密的黑暗。
李常笑起初有些漫不经心。
待他看向北山时,脸色陡然变化。
放眼望去,远处的光亮与腹地的阴沉沿着山峰的轮廓被翻个成两片。
正好成了一个反方向的太极图。
这一幕,恰好印证了传闻。
李常笑心里大惊,转身朝着坛台走去。
只是,才行至十步的位置。
一道清脆的响声传来。
“砰!”
再抬头,那支先前插着的笔竟然断了。
上端的乌木破碎后下坠,于半空中化作了齑粉。
一阵风吹过,登时没了踪影。
李常笑走到坛台上,发现先前插着笔的地方,已经空了。
这未免太过凑巧。
就好像是特意等他来,使命已成,便与这天的最后一抹霞光一起,消失在天地之间。
哪怕明日有霞光,却不再是今日的霞光。
李常笑眼底闪过一阵恍惚,最后嘴角勾起了笑意。
老子,果然尤其玄妙之处。
这还真是冒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