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丁重复了一遍国展中心的事,她需要带八个灯彩去展出,去售卖。
“活动来不及了,你们都会,你们帮帮忙啊。”
沈丁的眼里闪过狡黠。
“你要我做?”
“我多少年没碰了。”
舅舅的气势没了,沈勇的镇定也丢了。他们不约而同地望向屋顶的花灯。
曾经赖以生存的技能被唤起,过往做花灯的画面如电影在脑海放映,画面里有沈丁外公外婆年轻的模样。
“我试试。”沈丁舅舅先开口。
“那我也试试。”沈勇接着道。
“你们俩可别给我浪费材料。”
毛丽云嘴上虽是这么说,但行动却已经同意,她已经蹲在竹子前。
“你们俩准备做什么灯?”
“飞机灯。”
“飞机灯。”
飞机灯,是当年沈丁舅舅交到沈勇手里的那盏灯。
那盏灯是沈丁舅舅做的,旁人看不出什么端倪,但外公觉得不合格,不允许沈丁舅舅拿着花灯鱼目混珠。
外公对灯彩的手艺要求极高,每道工序还只教两遍,从不教第三遍。那时候压花板没有任何机器,每片花瓣都得用细绳勒出一道道纹路,一天下来,手酸得连饭碗都端不动。
沈丁舅舅每一步都很认真,可即使这样,他也常常达不到标准。
达不到标准就得挨板子。
沈丁外婆心里心疼,可嘴上说的只有,“要细心,要用心,否则到老都学不会。”
若只是这样,沈丁舅舅可能会在引导和严厉下反复练习,可偏偏妹妹毛丽云每天都不用挨板子。毛丽云的手就跟机器似的,一天下来每道纹路大小都没有丝毫偏差。
沈丁外公的规矩是,每一个步骤都要做对,一个步骤做不对,就不允许进行下一个步骤。常常是毛丽云一个花灯做完了,沈丁舅舅还停留在某个步骤里。
停滞不前,挫败不止。
大人爱对比,爱将对比当成激励,可这对比太伤人了。
沈丁舅舅拿着不合格的花灯沮丧,碰见沈勇如获珍宝的双眸。
两个半截身子入土的男人回到年少时期,他们摸竹子劈,小心丈量,制作骨架。
毛丽云在一旁不断提醒,这么多年过去了,灯彩的制作方法也与时俱进着。
外公那时候的秦淮灯彩基本都是手工制作,要经过劈、锯、裁、剪、削、熏、烘、烤、熨、浸、染、裱、写、描、绘、雕刻等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其中的许多工艺都是南京灯彩所独有的,它凝聚了世世代代南京灯彩艺人的智慧。
后来随着各种新材料、新科技的应用,秦淮灯彩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材料更好保存,蜡烛也换成灯泡。
忙的时候,毛丽云还会借助机器压纹路,偷偷地用,因为沈丁外婆是从来不用机器。
沈丁的父亲和舅舅从下午做到天黑,毛丽云端来面,两人对望一眼,谁也不吃。
他俩像很多年前平平无奇的傍晚一样,做不完手里的活,谁都不能吃饭。他们不说话,也没人再劝他们停一停,别人看到的饥饿,于他们是内啡肽的获得。
客厅的沙发里躺着毛涛,毛丽云的大床上躺着沈丁舅妈,沈丁则是和朱莹莹沈辰星一起睡在自己房间。
客厅里静得能听见铜丝搅动的摩擦声,三个年少里齐头并进以灯彩为伴的人,正用手里的活计寻找着过去的岁月。
“姐姐,我想下去看看。”
睡在床中间的沈辰星轻轻在沈丁耳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