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就这样了,丰衣足食,前程无忧,也挺好。
蒋沐凡没事儿就窝在自己店里这样想。
供他混吃等死的永宁市是个老城,刚申了新二线城市,建设的不错,医疗教育都挺成熟,这两年还规划了两个经济新区,居民生活节奏越来越有向一线城市看齐的样子。
但蒋沐凡是个搞艺术的,城市的变化并没有影响他太多。
他学音乐,毕业于永宁市音乐学院钢琴系,音乐院校全国排前三的好地方,全校排前三的好专业。
刚毕业那会儿,永宁艺术教育市场刚打开,正是家长孩子对于学乐器的意识正高的时候。
蒋沐凡抓住了个好时机,找了个不错的地段,跟人合伙开了个小工作室,除了教钢琴,还找其他乐器的老师带点别的课目,能给店里再创造点营业额出来。
这个合伙人兼其他乐器老师,名叫方黎。
会洗衣会做饭会说腻歪话,弹得一手漂亮的马林巴,现签约于市交响乐团,是一名职业马林巴乐手。
在蒋沐凡这儿兼职带小朋友打架子鼓——蒋沐凡稳定的男朋友。
方黎跟蒋沐凡大学舍友,上学不好好学习两人谈恋爱去了。
确定关系时方黎就拽着蒋沐凡私定了终身,这辈子就这人了,日后天仙下凡他也不要。
不过“早恋”还是影响学习,全永音能来两下马林巴的没几个,能弹钢琴的可不少。
方黎是早早就被签走了,把蒋沐凡剩下了,他留校不成,毕了业顺其自然的创起了业。
好在小工作室经营的还不错,保得住本,还结余不少。
可惜美中不足的是,两个人的工作室虽收入稳定,但就是做不大也做不强。
方黎总结了一大原因——小老板是个丢三落四不操心的,大事儿小事儿都不操心,大件小件都看不住。
就说店里的鼓捶儿吧,小孩儿们下课就喜欢围着鼓敲着疯玩儿,蒋沐凡看不住那么些个小混蛋,每次店里鼓捶都要少几根。
方黎每每上课找不到鼓锤的时候,都恨得牙痒痒:“我们店里鼓捶儿都是消耗品,蒋沐凡开了个新课,专门给小孩儿教怎么啃,啃不完一根儿不许走的那种,刘伟你下次来就按箱抱。”
这个刘伟是他俩的同学兼舍友,算是工作室的一员大将。
刘伟毕业了之后凭家里的人脉开了个小器乐行,卖卖吉他架子鼓和一些乐器小零件什么的,现在工作室的零碎物件都是他在供货。
店里还有一名副将,是跟这三个活宝一个宿舍的白晓天。
白晓天是个学霸,凭借自己惊人的英语素质,通过了研究生英语二考试,现在留校做了一名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