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的官员,紫蕊和府上的管事,刘府原来的管事等人已经等在门口了,看到张军的车驾便前迎几步,在路右施礼。
路右为迎,路左为送,是这个时候的礼制,其实也是交通规则。
张军没有骑马,陪着媳妇女儿坐马车过来的。
距众人还有五六步马车停住,张军跳了下来,先把大娘子扶下车,再把小清禅往怀里一抱,这才大步走了过来。
“见过太保(郎君)。”
“不用多礼。”张军抬头看了看乌头坊门。
小清禅凑在耶耶的耳边悄声询问:“耶耶,这是哪里?”
“这里以后也是我们家呀,又多了一座房子,好不好?”
小清禅眨着大眼睛看了看大门,小脑袋摇了摇,搂往张军的脖子:“不好,清禅不要。”
“为什么?”张军有点没理解女儿的意思。
“房子多了便要分出去,大家在一起才好。”
原来是小丫头嫌家里冷清了。
房子需要人打理,房子多了人手就要分开。
没想到小丫头才这么大,已经懂得这些事情了,看来小姑娘确实也是孤独了,关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和所有变化,并且还能总结。
主要就是往外派人就总要从大娘子身边抽人担任管事,都是小姑娘熟悉的。这个时代车马慢,一走就是许久许久也不能相见了。
虽然那些被外派出去的都会很开心,成为一方主事,但从小姑娘的角度来说就不是那么美妙,因为总要离别和想念。
张军在女儿脸上亲了亲:“好,以后耶耶不再要房子了,也不让娘娘再向外派人,好不好?”
“好。”小清禅使劲的点了点头。
大娘子在一旁听着郎君和自家郡君的对话哭笑不得,嗔怪的瞪了一眼。
户部主事和张军见礼,带着张军浏览了一下府弟主宅,交了敕书官文,张军签字画押,就完成了这座宅子的过户手续,告辞走了。
这是张军在长安获得的第二座职务住宅了,第一套是原来侍御使凤翔司马那套,已经交还了户部。
现在住的那套是张军自己家买的,不算。
不过赐宅和职务分配的住宅还是有区别的,就是不会因为职务变动或者辞官退休什么的而变化,不用交还。
算是私人的财产。
大唐很多官员其实都是没有房子的,住的都是职务用房,也可以理解成宿舍,只是规格和大小有点夸张。
有一些是因为职务变动频繁,随时准备迁家,还有一些就是单纯的穷,买不起。
不过大多数还是不想买,没有那个念头,宿舍住着又不用交租,不舒服吗?等老了退休回老家就是了。
反到是民间商人买房子的最多,也最喜欢买房子。
底层老百姓是不需要买房的,国家按人头给地,良口一丁一亩,贱口五丁一亩,一个三口之家就是三亩地,相当豪华了。
打发走户部的官员,紫蕊便过来汇报工作。这才是大头。
“娘子,郎君,通府户三百又六十五,丁口千六百七十三人,童叟三百有六。府藉仆婢合七百又二十一,内府婢百六十二人。
内府堂七座,合百二十一间,外府宅六百六十三座,未曾详细。
有厩,场,院,坊,曲市各一,仓,库若干,私酿一处,田亩林池未曾计数,山丘也还未察看。”
紫蕊是昨天接到敕书才带人过来的,这么短的时间能做了这么多事,已经相当厉害了。
而且她的处理方式也很有效,先是弄清楚府上人丁户数以及老人和孩子的数量,再查清私藉奴藉,然后就是内外府的房子。
田亩林池山丘这些本来就是次要的,又跑不掉。
和张军升平坊的房子地势基本平缓不同,这边的地势正处在山梁和丘谷上,有点立体,内府处于低缓处,山丘上树木比较多。
唐代的达官贵人喜欢建寺院,也喜欢搞山地公园,长安城内利用地势修建的山地公园有上百个,寺庙就更多了,而且还不收门票,大家可以随意进出游览。